智能硬件——也变“软”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如今,相对硬件公司,软件公司似乎更具竞争力。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硬件公司正在猛烈进击。无论是私人投资的定价还是被大型科技公司收购的价格,动辄几亿美元,硬件公司也很傲娇。
▊ 硬件太“硬”了
在过去的十年里,软件以其傲娇的姿态飞扬跋扈,而硬件似乎较为低调。软件公司盈利甚多,而硬件公司却稍显微弱。这是因为曾经昂贵并且制作复杂的软件,早已变得相对便宜且容易了。人们获得软件资源变得越来越容易,只需通过iOS和安卓商店下载就行,无需庞大的分销网络,无需漫长的供应链。
但在软件能飞扬跋扈之前,它们不能少了一样东西:硬件。软件缺少了只有硬件才能拥有的东西。硬件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热情,人们走遍大街小巷只为寻找一个炫酷的小配件或者自己心水品牌的Logo。所以为什么科技公司不用逼格最高的硬件来统治世界呢?因为正如著名风险投资家Marc Andreessen所说:“硬件太‘硬’了。”
首先,硬件的发展时间长,还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工业设计师、无线技术工程师等等。
其次,硬件的更新换代困难。一旦达到某个固定点,硬件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去更新,要购买诸多工具,而一个工具的花费就是成百上千。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当你花了很大代价完成了硬件更新时,最后你需要的还是软件!
▊ 硬件在变“软”
但是尽管硬件如此之”硬“,它和软件确实有些相同之处。与软件一样,硬件也正在变得容易。
Dell和HP等传统硬件公司通过外购Foxconn和Quanta这样的公司,为自己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硬件产业链也正在变得简单。生产商品、打包装箱,然后直接销售给终端顾客。亚马逊与其他的电子商务渠道正在为产品提供分配工作。所有这些都简化了硬件购买流程。
Kickstarter、Indiegogo这些众筹网站也在渐渐变得青睐硬件,比如智能手表制造商Pebble已经筹集了1000万美元。
▊ 硬件会改变用户体验
那么,在硬件变得不那么“硬”之后,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它会带来一场用户体验的变革。
汽车、工业设备、眼镜等等各种各样的硬件,只能与软件结合后,变得高大上起来。特斯拉汽车通过无线软件更新修复了电池的漏洞,司机无需动用一根手指,更无需开车去4S店。
在某种意义上,硬件现在已经成为了新的软件,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硬件2.0时代。
创建一个伟大的软件公司很难,创建一个伟大的硬件公司更难,创建一个兼有伟大硬件和软件的公司更是难上加难。所以,现在风险投资家和智能软件公司正在寻求硬件公司合作伙伴,这将是它们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