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以人为本:从智能硬件到“过劳死”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这几天两则业界新闻更多引起我的关注:一则是4月7日深圳36岁IT男猝死酒店马桶上;另一则是老牌手机厂商Nokia转型向智能可穿戴和健康设备,其智能手环专利曝光(称以腕带、胸带、脚踝或者其他形式存在,可精确测量收集包括心率、血压、皮肤湿度等数据)。这两则新闻联系在一起,让人真正感觉到了什么叫“科技以人为本”!而当年只是卖个手机(还是功能机),Nokia打出“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怎么都没太让人明白。
智能硬件无疑是创业最热门的领域,也是资本大把撒钱的领域,但就目前的情况看,给人的感觉更多是以忽悠概念和炒作为主。因此,智能硬件要大踏步发展,必须围绕当下社会的生存环境,从“以人为本”的关爱入手,这才是大家(尤其是有情怀的人)进行精耕细作的方向。本文就以“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的IT从业人员的健康关爱说起,谈谈对智能硬件创新的看法。
一、令人唏嘘的“过劳死”有多严重?
据速途研究院一份最影响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行业占比数据显示:矿工及建筑行业因为大多从事高强度高危险的体力劳动,因工作环境差,占比达到29.6%,成为对身体健康危险最高的职业。而IT行业因加班现象较为严重,出现多起过劳死事件,IT行业占比达到23.8%成为对身体建康危害第二大的行业。相关统计数据,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约有60万人,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2011年,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院在对92个过劳死案例进行分析后,发布报告指出,“过劳死”发病率直线上升,其中以男性居多。IT行业“过劳死”年龄最低,平均只有37.9岁。
医学专家称,压力和不良生活方式是猝死的元凶之一。一直以来,IT从业人员猝死案例不断让人唏嘘不已:
2014年9月26广州仙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旭连续数天过度劳累死于心脏病突发,年仅33岁;2014年1月2日小马奔腾集团董事长李明因突发心肌梗塞离世,年仅47岁;2013年7月15日淘宝电商淘品牌御泥坊前董事长吴立君突发脑疾在长沙去世,年仅36岁;2013年6月12日慧聪网副总裁、CTO洪广志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3岁; 2013年2月4日雅虎中国原总经理田健因病去世,年仅44岁;2012年9月金山西山居一25岁员工猝死于办公室内;2012年5月腾讯女性频道主编于石泓因脑溢血去世;2011年底,久游市场总监刘俊因病去世;2011年7月2日百事通首席运营官、总编辑吴征突发疾病,经紧急抢救无效,时年39岁……,此外就是华为公司一直作为一个高强度工作的代表时不时有一些类似的情况发生。
“过劳死”已经成为导致IT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死亡率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光鲜的工作背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是互联网及周边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案例,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家庭,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对于如今的智能硬件创新从业者而言,无疑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
注:以上数据及案例均来自网络业界相关新闻报道、行业分析。
二、与健康概念有关的智能硬件的创新乱象
当下打着智能硬件概念进行创业的情况很多,在各种场合都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智能硬件的产品,而参与其中的,既有一些知名的企业,也有各种小的创业团队,加上各种资本穿插其中,令人眼花缭乱。而当看到这些所谓智能硬件产品的功能描述或者使用的时候,每每会让人有一种上当的感觉。而主打与大健康概念有关的,似乎只要安上个芯片,加上传感器什么的,能够与手机进行数据传输,似乎就完成了一款健康智能硬件产品了。但看来看去,顶多也就是记录一下心跳、睡眠时间或者走路步数,这与健康有关,但离真正的健康却相去甚远。总之,够乱的!
当然,我们也很难用好或者不好去评判,这就如当年的山寨机盛行一样,既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有一个市场淘汰选择和进化的过程。但从这些形形色色的产品来看,总是有个问题没解决:市面上大部分这样几十块或者上百块或者更高价格的智能硬件,论装饰功能差点,谈智能更是扯。靠这样一些鸡肋的东西,能盈利?还是只是用来讲讲故事,玩玩新鲜的众筹?这就可以了吗?乱象中要成功突围,要异军突起,方向在哪?
三、智能硬件创新的引爆点分析
再回到前面关于越来越严重的“过劳死”现象来看,基于我国“过劳死”既不算工伤,又不算职业病,不断有业界人士提议,应将“过劳死”作为“视同工伤”的一种情况,纳入劳动保障范畴。但是,这样一个保障计划要成型,时间上还没谱呢。这个过程中,其实给了智能硬件创新者新的启示,即放弃现在一些所谓面向公众用户的设备生产和销售,转向为企业用户提供基于健康关爱的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具体来说,主要提两点:
1、从企业需求侧分析来看。据追踪的新闻报道,深圳IT男所在的公司已经先行赔付了50万元,后续的赔偿还是继续沟通中。可见,针对这样的情况,所涉公司都将承担高额的代价,这既包括直接的赔偿金额,也包括因此造成工程延误带来的损失。因此,为这类公司提供一套关爱关键员工、核心管理人员的解决方案,可以给企业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而这样的解决方案,比买一个几十块的手环带来的价值要高得多。花这样成本,既体现企业的人本关怀,也切实为企业带来了益处。也许,未来最佳雇主,这样的保障机制也是评判标准之一。
2、专业的事情需整合专业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对于健康问题,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都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活。并不是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每天看一看自己那几个有限的数据就能解决的,这里面恰恰隐藏了风险。这里面除了专业的硬件设备的集成之外,更有对日常监测数据的分析和专业判断,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或者通过专业判断给从事高强度工作的公司主管建议,强制他们进行必要的休息,等等。总之,这是一个专业的运作过程,从而体现更专业的价值。这种应用,个人认为首先在行业企业层面更具有前景,是否能够大规模的往普通用户方向转移,有待观察,取决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成熟度。
概言之,目前与个体健康有关的各类智能硬件产品概念有点儿戏,而试用这些产品的一般用户,由于其单个价格不高,当做一个玩具来对待即可,自己的健康不可能真正指望一个几十块的冠以智能的电子设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健康的关注,真正将“科技以人为本”理念在产品上践行的创业者,既能取得财富上的成功,也能获得社会更多的尊敬,请这方面的从业人员,带着敬畏和尊重的心态去创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