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神器Lily无人机一夜爆红 到底靠不靠谱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自从Lily一夜爆红后,各个无人机群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讨论狂潮,“不靠人操作,能做到这么智能?”“室外抛出平衡的技术有这么成熟?”“我看跳票的可能性很大!”……
而它病毒性PR的杀伤力,借用一位无人机群主的评价 “今天朋友圈里一些不关注无人机的都转发了Lily的新闻,这个真是击中了人的痛点啊”,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不过跟消费者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业内人士的看法却并不那么乐观。下面我们选取了几位有代表性人物的看法,来对Lily有个更客观的认识。
首先是比较详细的一种评价,以零度智控CEO的看法为例:
1. 该机的特点主要是防水、抛飞和跟拍,但是防水导致的结果是该机整体重量的加重,据之前的资料重量达到了1.3kg,而同级别带云台的航拍无人机一般重量才1.2kg。作为无人机没什么,但是作为抛飞、跟拍的无人机,这个重量几乎是致命的。
2. 看起来把飞机抛出去启动是个好点子,但是飞机如何检测已经被用户抛出呢?类似手环用加速度检测的话,那么误判导致不启动摔坏、或者未抛出即启动电机导致伤人,都是可能出现的。而如果抛出去再人工按键启动,则对用户的按键时机要求较高,带来的风险早已超过抛飞的乐趣。
3. 跟拍采用GPS是十分陈旧的技术,由于地面GPS的误差,需要在起飞前对准、校正,跟随的用户体验会比较糟糕。我们早已完成了纯粹基于视频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跟踪的技术,在未完成最好的用户体验之前,都很慎重而不轻易推出来误导用户。跟拍是一个高级功能,稍有不慎1.3kg重量产生的动能将对地面和障碍物造成较大的冲击和伤害。
4. 这个飞机在朋友圈的流行,说明大众对自拍无人机有极大的期待,特别是具备随手可用、自动跟踪的特点,这个也是无人机发展的趋势。现在的无人机只是初级阶段,而具备自主思维和决策能力,能与用户进行互动的无人机,是未来大家的期待。这个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So这里打个小广告,欢迎大家加入零度的“+无人机”计划~
然后是比较鲜明的一种评价,以亿航和极飞科技的看法为例:
亿航熊逸放
概念我觉得挺棒的,除了对发货时间和到时候的产品度需要持保留意见。不过概念和产品化是两回事,最终要看这个产品怎么样。
(随后熊逸放给小编转发了一条《Lily跟拍无人机最初的原型使用树莓派与arduino制作》的链接,里面提到外媒The Guardian做测试时要顺利启动无人机却十分困难,还撞到记者身上并“咬了一口”)。
极飞科技彭斌
“又一个装逼过头注定失败的项目”。
以及比较果断的评价,以星图智控张庆旗的看法为例:
“几乎为零,量产化的可能性。他们有三个硬伤——第一抛飞是个技术活,抛不好就掉;第二,降落到手掌根本不可实现,他所谓的摄像头定位降落,只要出现任何误差,桨就会伤人;第三,没有云台的摄像头,拍出来不可看,大疆都做不到。
综上所述,几位无人机厂家着重从技术上给我们分析了Lily无人机的可行性。
最后,我们看一位航拍玩家的看法:
多轴飞行器玩家Disluyer:
Lily新颖的设计和功能非常具有颠覆性,但它主打功能的实现效果却遭到不少多轴飞行器玩家的质疑。我比较关注其拍摄和跟随功能,对它宣传视频展现出的效果也有一些疑问。
通过裁剪视频画面的方式来消除震动和抖动产生的不良效应,其效果比起通常意义上的云台还是有些差距。而其主打的傻瓜跟随自拍功能,可能不会有宣传视频那种效果。关于跟随,有两种比较主流的解决方案:视觉跟踪和GPS跟随。
从官方给出的数据看,Lily采用的仍是GPS跟随,即飞行器上和操控者手上都会有一个GPS模块,均能获得GPS数据,通过飞控写入的算法,让飞行器跟随操纵者手上的“遥控器”。而这种模式,亿航的Ghost四轴飞行器和3DR的pixawk飞行控制器都能够实现,且效果可以接受。
但跟随不等于跟拍,即便飞行器跟住了,也不能保证操控者始终在镜头内。为了保证跟拍效果,Lily可能会采用一个有动态物体捕捉功能摄像头,但可实现性也不好说。
总结
到此,我们基本可以对业内人士对Lily的看法有一个大概的认知,事实就是,这些业内人士确实不如消费者那般,对Lily宣传视频的“酷炫效果”高度买账,他们更多地从技术角度、可行性角度对这个产品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对这个产品的安全性提出了巨大质疑,但我们也没有要一棒子打死Lily的意思,这个世界是鼓励创新的,我们当然希望Lily像它的众筹说的那样如期交货,给这些质疑Lily可行性的人士来个大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