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创客:创业不易,且创且珍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潘昶【人物简介】曾就任国内某IC设计公司产品总监,多年来从事软硬件系统设计,对电子产品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曾多次参与并带领团队完成mission impossible的系统开发,如IC设计,集成开发环境(IDE)的设计,很早期的嵌入式80186电脑等等,设计过多种国内首创的产品。
创业需要义无反顾 有所保留注定做不好
潘昶本身是学软件的,因为写软件多年,毕业时转到硬件设计领域。对于转行的原因,潘昶说一是他需要的硬件当时没有企业能做出来,二是觉得国内软件业一直处在国外巨头后面跑,没有主动权。他告诉记者,硬件不强与产业大环境有关。一些团队创业项目进展到70-80%之后,某些成员往往跳出来自己做,通过低价获取客户,这样会牺牲掉品质和服务,无法做长久。如同山寨产品,低价销售,最后客户对这类产品失望而导致整个市场无法延续,质量过关产品也被中伤导致流产。和癌症异曲同工,既消灭了宿主也消灭了自己。这现像以目前的“寨都”为之最,这也是“寨都”得名的主要原因。
潘昶1996年被朋友拉出来开始做股票接收机,后来也做了一系列的创业项目,比如电话拨号器、多媒体播放终端(现在机顶盒的原型)、TPMS……等等。随着通讯产品的更新迭代,后来他转做手机上的红外通讯芯片。不过,由于市场定位不清晰,产品没能被市场接受。
对此,潘昶体会到,创业光有激情还不够,还需要有团队,创业者心态要放低,懂得分享,这是创业初期必备的条件。在这方面,创客与创业者有很大区别,创客只需要为自己负责,而创业者要为整个团队负责。
除了团队因素,创业者还要考虑产品品质、市场经验、竞争对手等因素。做创业项目之前,需要了解现有技术或产品的情况?竞争对手是谁?分析做得好的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而现实中,很多创业团队很少考虑这些,这也是为什么创业95%会死,只有3%成活下来的根源所在。”潘昶指出。
“创业是一生的事,一个产品不可能做一辈子,做完这次创业项目,不可能就不管了,还得考虑下一步,还得做别的事情。”潘昶讲道,“创业是条不归路,需要有毅力。”
而大部分创业者会有这样想法,比如:我试试,做不好再去打工。潘昶告诉记者:“只要有这个想法就做不好。因为这是有所保留,前面有困难时就调头。创业需要义无反顾,一条路走到黑。”
他感叹到,创业不易,且创且珍惜。
模型建立是创业的主线不可忽视
有了好的创意,仅迈出创业之路的10%;把产品做成功,完成20-30%,乘余部分是商业化,而每个环节都可能会导致项目死掉。从有想法到实现,2-3年能开花结果已经不错。时间虽有些长,但这是切实可行的时间,不要有侥幸心理,期待半年产品就可以大卖。
2008年,潘昶在业余时间开始设计Hi-fi产品嵌入式高清音频播放设备。原因是他对嵌入式技术比较在行,前期也在硬件和软件上打下了基础。
Hi-Fi(High-Fidelity)定义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Hi-Fi设备一般指技术指标较高音响器材,音响系统主要由听觉系统(人的耳朵)、硬件系统(器材)、软件系统(信号源)及听音环境组成。
虽然潘昶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是从创意到产品推出仍充满波折。他们做出原型用了约6个月,但是真正入门用了5年。潘昶介绍,模型建立起来后一直处在摸索状态,起初团队有5-6个人,后来成员熬不住纷纷离开了。
于是潘昶不得不重新组建新的团队,为了避免上次事件的重演,潘昶把项目拆分成软件和硬件两块业务,不同的人负责不同业务。这样安排有几个好处,潘昶说,一是团队成员不用考虑最终产品需要怎么做,不用担心产品能不能做出来,只需把负责的部分做好就行;二是可以防复制,有利于对产权的把控。三是见客户时不用再带着软件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这样一来,公司就转变成为轻资产、重产权的模式。
此次创业,潘昶深深体会到模型建立的必要性。他讲道,模型就是理论的建立,理论基础可行,才有机会将创意实现。如果理论基础不完善,注定创业之路走不通。
“模型即理论基础的建立,需要设计者在项目伊始就建立好。而现在,很多教授忙着写论文、出书,对行业了解不够深入具体。这样的话难以对项目设计提出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潘昶指出。
在创业过程中,潘昶从创意原型、到单片机软件、上位机软件、采购、生产、质量保障、售后服务,所有技术支持一一跟进过,最终才有机会做好一款产品。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潘昶体会到:“有了理论基础和创意,还要得有足够的激情、抗压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和应急能力,否则无法做好。”
相比过去的创业环境,现在多了很多创客空间以和孵化器。潘昶认为,这只是一个捷径,能缩短产品到上市时间,但基础模型的建立还需要依靠自己。
创业发展规划要做好 要有风险处理机制
创业要想走长远,潘昶认为,发展规划一定要做好。没有良好的规划,创业就是一股热情,而不是深思熟虑。
“创业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需要不断否定自己,否则自我膨胀时会被市场打回原形。”他强调。
创业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潘昶说是行家的认可以及开发标准的建立。由于音频行业比较主观,HIFI俗称“靠耳朵验货”,而且因为模型不完善,至今没有权威的客观评测的标准能和主观评价挂钩,这是HIFI行业的最大障碍。最后还是留洋的行业专家给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才得以突破。另外通过正本清源的方法,依据各种主观反馈,建立了模型和标准,把评测的客观标准建立好,困难才得以跨越。
对此,创业需要有风险处理的机制。潘昶告诉记者,要有Plan B、Plan C,这在运作公司是必须规划好的。这也是创客与创业者的区别,创客主要停留在实验室里,这是永远没有风险的。
有关创业融资的问题,潘昶说,找到对口的投资人比商业计划书更重要。投资人有财务投资人和产业投资人。财务投资人是把钱投进去,并且会有不少限制;产业投资人,是既投资金也有资源,且知道商机在哪。对于商业计划书而言,有些人不想写文档,其实文档是梳理思路的过程,帮助清楚有什么优势,门槛在哪,如何防复制,怎么实施等等。如是一个疑点重重的计划书,则不可能有执行结果。
多年的创业历程,潘昶总结了一套“做事指导原则”,即: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得到应得的收获。他说,“这种观念可能吓跑很多人,我们也年轻过,能根据解年轻人热情上来时,会犯一叶障目的错误,别人说什么都听不进去。现在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这是有年龄的烙印在里面。”
“创业是一直在路上的状态。关键是专注、信念以及坚持。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接纳才是成功,这是一个持久的考验,需要持续地创新。”潘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