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神经织网将可以由机器植入人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投资成立了一家名为Neuralink的公司。本周,在一份长达3.6万个单词的白皮书中,他详细介绍了连接人脑和计算机的计划。
马斯克接受了Wait But Why网站蒂姆·乌尔班(Tim Urban)的采访。乌尔班此前曾对马斯克的另两家公司SpaceX和特斯拉进行深度报道。马斯克目前担任这两家公司的CEO。
乌尔班表示,相对于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和SpaceX的登陆火星,解释Neuralink的使命要更具挑战性。他表示:“在了解这家公司的6周之后,我确信,在工程的大胆程度和使命的宏伟性方面,这都要超过特斯拉和SpaceX。另两家公司的目标是重新定义未来人类要做什么,而Neuralink希望重新定义未来的人类本身。”
乌尔班最初介绍了神经科学的基础,随后开始讨论马斯克关于未来人脑计算机界面的计划。过程中还涉及了华盛顿大学用人脑操控电子游戏的实验,以及西雅图的科幻小说作家拉梅兹·纳姆(Ramez Naam)。
Neuralink的第一步计划是开发可植入大脑的界面,这将类似于带电极的人工耳蜗和视网膜植入物。这些设备可以给聋人和盲人带来一定的听力和视力。
马斯克对乌尔班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约4年时间里推出产品,帮助某些严重脑损伤(包括中风、癌症引发的脑损伤,以及先天性缺陷)的患者。”
这一过程中的创新包括更容易植入人体的电极,例如哈佛大学一支研究团队向小鼠大脑植入的神经织网。另一大技术挑战是让大脑植入物可以与云计算平台进行无线通信。
根据马斯克的设想,未来神经织网将可以由机器植入人脑。
“能够进行这种操作的机器将会类似Lasik(激光视力矫正手术),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否则你将受到限制,因为神经外科医生的数量有限,且成本很高。”他表示,“你需要类似Lasik的设备,最终能够实现一定的规模。”
用机器向人脑植入设备,帮助人脑与机器通信,这并不能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实际上,这听起来很像是电影《黑客帝国》。
马斯克的目标还将面临另一方面问题:即使过去几年神经科学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我们对于人脑的了解仍然远远不够。
关于研究100万神经元同时的互动,Neuralink的科研团队或许很乐观。但相对于当前能达到的研究水平,这仍要高出3个数量级。1年前,西雅图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一项研究中,他们解开了1278个小鼠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的体积不到1立方毫米。
或许,神经科学领域的“摩尔定律”,或者“梅特卡夫定律”,将发挥作用。不过,关于何时才能开发出可植入大脑、能无线通信的人脑计算机界面,并推向大众市场,马斯克的预计可能过于乐观:
“我认为,还需要8到10年的时间,就能让非残障人士使用这一技术。值得指出的是,这非常依赖于监管审批时间,以及我们的设备对于残障人士效果如何。”
乌尔班和马斯克确认,人脑与机器的融合将会造成伦理和存在主义的问题。这也是马斯克支持非营利组织OpenAI的原因。OpenAI致力于确保人工智能研究符合对人类有利的方向。
实际上,这并不是对人脑之间互联,以及人脑计算机互联的首次探索。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著作《神经浪游者》也提出了类似场景。3年前,知名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在新书《心灵的未来》中提出人脑网络的概念。
不过,马斯克具备充足的资金,有能力将这样的概念变为现实,这将会带来不同。根据马斯克的看法,将人工智能集成至人脑能够确保计算机的发展符合人类的利益。
马斯克对乌尔班表示:“我们面临的选择要么是被超越、变得没用,就像是宠物,要么就是探索某种方式,实现与人工智能的共生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