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已死?细数那些关于PC的民间流言(图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普及开始算起,PC行业发展已经十数年,而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也出现了不同的话题,像超频、开核、针脚、接口、待机(笔记本)等等,而有话题,自然也就有议题,有议题自然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观点。
虽然说观点这种东西并不能完全代表行业发展走向,不过至少在当时,还是能非常写实的反映出现状的,对于目前的PC业界、市场、产品,同样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今天小编就将为大家搜罗一些关于PC的论调、观点,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
PC已死?
在今年,更多的用户希望买的是平板
在今年年初,一条非常特别的消息流传在网络上——PC已死平板当立,其大概内容就是,从各种统计数据来看,PC的销量已经预计将被平板、手机等超越,而且从用户的调查来看,打算买PC的用户同样已被超越,平板以及手机将接替PC,成为新一代霸主之类云云。
wintel联盟的市场比例 正在下滑
从目前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的确PC的整体市场由于受到移动数码终端的冲击,在不断的萎缩(笔记本是例外),其不仅体现在关注度上,更体现在使用时间上,对于某些用户来说,传统台式机已经不是家中的必备产品了,上面的言论似乎是有那么点道理。
就此判定PC已经 真的大丈夫?
不过要就此判定PC已死,未免言之过早,尤其是对于专业人士,渲染图形、编辑视频、制作像样的音乐、玩图形密集型游戏、存储大容量数据等等工作,都是平板、手机等无法做到的,而且别忘了,还有大量的上班族群,同样也是离不开PC的。
高集成 超薄 让小型设备的成本更高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平板、手机等性能也会提升,不过PC的性能提升能力速度比移动设备快很多,这主要涉及到了小型化的成本问题。而且,PC支持真正的实时多任务处理,相比起平板、手机等产品,这是绝对的优势。
要说玩游戏 平板何时能达到这种使用体验
退一万步,抛开专业应用以及上班等需求,就普通家庭用户的使用来看,PC外设的使用体验也是平板、手机所无法带来的,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键鼠、显示器,毕竟屏幕尺寸、触碰与打击之间的差距还是太大了,虽然说也有用户喜欢边走边看,不过小编相信喜爱大屏幕看视频、玩大型游戏、键盘输入的人还是不少的,需求也不会少,要说平板取代家用PC,实在是不科学……
总结:平板、智能手机等产品的销量的确是在逐渐上升,也确实是超越了PC等销量,不过要说PC已死的话,呵呵。
性能过剩?
Intel新的酷睿CPU又来了
在目前的CPU市场上,酷睿、APU等优质产品的大名,相信很多网友都已经烂熟于心,至于优势劣势嘛,在这里我们就不比较了,网友自行判断即可。在这里小编想要说的是关于CPU性能的论调——CPU性能过剩。
Intel钟摆计划 每年一更
从Intel的钟摆计划开始,Intel就开始坚持每年一更新,其中不仅包括性能,制作工艺、功耗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同样的,AMD也没有示弱,保持着同样的更新节奏。
对于有专业需求的用户来说 CPU性能还是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发展情况就聊到这里,话题回到之前的性能过剩问题上,首先对于有专业需求的用户来说,这个论调是非常荒谬的,毕竟对渲染图形、编辑视频等高性能需求应用,现在CPU依然还是不够的,更不用说服务器等行业了。
对于游戏等应用支持来说 普通用户用i3已经绰绰有余
而对于入门用户来说,CPU性能还真有点过剩,就单纯的家庭娱乐、办公等,Intel赛扬系列、AMD A4等级的产品,已经能够很好的满足,而一些大型游戏、软件,只要不是太苛求细节表现,I3、A10等产品,也都足以满足需求。换句话说,用户的需求达到了,那么CPU性能的提升,几乎已经无法去吸引普通用户更换设备,明显的性能过剩……
笔记本CPU的性能也弱不到哪里去 i7笔记本满大街都是
更何况,目前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性能也开始逐步追近台式机,笔记本i7性能已经能够媲美台式机i5,就单纯的办公、娱乐来说,大多数用户着实没有太大的需求了。
总结:普通用户对于CPU性能的需求在降低,这究竟是应用软件的限制?还是人们的关注度转往移动数码终端的缘故呢?
4G够用
4G内存依然是主流平台的首选配置
就目前装机来说,内存占据的预算比重已经非常低了(最近的价格还在高位点,比重稍稍大了一些),而目前主流的装机配置,还是以单条4G内存为主,中高端则是双条4G,单条8G内存的价格还是有点偏高,性价比有点低。
64位WIN7系统待机占用1.27G内存 内存富余较明显
而同样的,在经历过无数次测试之后,我们发现,4G内存已经能够满足绝对多数用户的使用情况,无论是日常娱乐、办公都没有问题(超多开用户,不在讨论范围之列),并不会成为性能瓶颈。
异构计算架构规范对于内存会否有影响?暂不得知
不过就此说4G够用的话,似乎有点为时过早,HSA异构计算架构正在准备登场,在后续融合式CPU(尤其是APU)中的GPU核心利用率将大大提高,而对于GPU核心来说,占用部分的内存容量是必须的。对于目前的GPU核心来说,占用的内存并不算太多,不过到HSA架构出现以后,状况或许会有变化,状况将会如何,现在暂时还不能下定论。
总结:这一两年,CPU的设计架构可能会出现一些重大变化,而这些重大变化会否影响内存需求,还得再看看。
没USB3.0就不买
在H61主板横行的时期 USB3.0还未普及
USB接口的更新换代,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要说最新的USB3.0普及,那还是近一两年的事,毕竟刚开始的时候,USB3.0的设备较为昂贵,并非人人都能接受,再加上不是每款主板都支持USB3.0接口的使用,导致普及率不高。
到现在 带USB3.0的设备 可以说已经平易近人了
不过到了现在,Intel、AMD最新的主板基本都支持USB3.0接口,而且USB3.0的设备也与USB2.0设备价格相差无几,让USB3.0得到了迅速的普及。而对于机箱,就有这么一种观点——没有USB3.0绝不考虑(当然从现实来看,这种观点主要是针对入门级或者是旧型号机箱,目前的中端机箱,USB3.0接口都已经是标配了……)。
只要不发生什么重大事故 机箱的使用寿命很长很长很长……
而实际出发,这种观点还是有一定的道理,首先机箱产品的使用周期都是比较长的,很多情况下,用户甚至将硬件都换了一遍,都不会考虑换机箱,这么长的使用周期中,有适合发展潮流的接口,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现在装机 选有前置USB3.0的机箱为好
而且,在目前的机箱市场上,价格透明化是大趋势,部分的入门级机箱上,也配置有前置USB3.0接口,价格方面与普通产品也相差不远(据工厂方面的反馈信息,增加一个USB3.0接口,工厂增加的成本大概在15元,再算上销售渠道中杂七杂八的费用,比普通机箱高20元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价位),这样状况下自然是买新不买旧的。
总结:新装机的用户,还是不要选择没有USB3.0的机箱为好。
SSD容易坏
机械硬盘业界老大希捷正式全力介入SSD业界
近几年,SSD开始逐渐兴起了,虽然从报价上来看,距离取代机械硬盘还是需要不少的日子,不过从目前厂商的一些发展规划来看,SSD依然还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潜力(机械硬盘业界老大希捷都开始全面进驻SSD业界了)。
很多用户担心SSD的寿命问题 毕竟其有擦写次数的限制
虽然说目前使用SSD的用户还是不少,不过很多不了解SSD使用原理的用户,还是会担心SSD的寿命问题,担心使用时会过多的擦写,导致SSD使用不了很久(更加关键的是SSD一挂掉,数据基本上是恢复不了的)。
SSD寿命估算方法
不过从实际的使用来看,SSD并不像众多用户想象中那么脆弱,质量稍好的SSD,普通用户日常使用的话,至少4~5年是没问题的,
SSD正常使用寿命估算方法:
SSD一生能够写入的总数据量是有限的,当写入数据量达到那个值时SSD就会死去,这就是SSD的寿命。通常我们用闪存的P/E次数来计算,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
这个总数据量的值是通过实际容量x闪存能够承受的P/E次数来计算的,比如一个30G的SSD(可以先除去一些固定占用的空间,比如系统),用的是5000P/E的闪存,一生能写入的总数据量是15000G。算出了SSD能够承受的总数据写入量,接下来就是分析我们一年会有多少写入,然后总数据写入量除以每年的写入量,就可以得到直观SSD的寿命:xx年。
主控也是限制SSD的关键 只要选到选到比较好的主控 还是不用担心的
?当然上面的估算是一种理想化的计算方式,实际上SSD的寿命还和主控算法、用户使用方式有关。理想情况下,主控应该将数据比较平均分布到闪存芯片上,这样闪存不会填满,也就不会激发P/E,而不好的情况,主控把80G数据集中填充到几个闪存芯片上,那么那几个闪存就会激发P/E,它们的寿命就会下降,如果这几个闪存都挂掉,那么就算其他几个闪存还活着,SSD也会挂掉。
总结:SSD被人诟病的数据安全问题,是因为SSD坏掉之后,数据基本无法恢复,而目前质量稍好SSD,面对普通用户日常的数据擦写,用个4~5年,绝对不成问题,用户不用太过去在意SSD的擦写寿命,当然如果担心数据安全,也完全可以采用SSD+HDD模式。
写在最后:
关于论点,小编就收集到这里,当然关于PC的话题自然不止这么一点,各位网友有什么好的观点,可以在评论区里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