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剖析:前景光明,另有隐忧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中称,到2015年,要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和100个骨干企业。
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孕育着数万亿的巨大市场,成长势如破竹,产业规模在近年呈现高百分比的复合式增长,并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从产业链看,上游(器件、部件,尤其是传感器芯片)、中游(设备提供、系统集成)、下游(应用、运营)将依次发展,在物联网市场分得一杯羹。
然而目前,物联网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物联网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红火场面,但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各个企业组织都用自己的一套规范,彼此间的物联网应用是封闭的,因而难以形成规模商用。另外其涉及的技术要么存在弊端,要么应用成熟度和稳定性低。尤其是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传感器,不仅产业成本过高,而且附加值低、人才培养跟不上、行业分散凌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物联网发展。汉威电子董事长任红军就直言,“国内传感器应用仍在起步阶段”。
一方面,标准的缺失、核心技术的落后,尤其是在信息安全方面,阻碍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多数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出现了过热苗头。在某些地区还成为政府招商引资追求政绩的招牌,一些IT巨头甚至借此跑马圈地。难怪百度CEO李彦宏称“我还没有看清楚物联网,觉得非常模糊、不清晰。”
对物联网产业而言最主要的是掌握核心技术,而目前来看,从传感器芯片到制造工艺,我国均落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因此,物联网企业要想改变现状,其在技术与应用的结合层面任重道远。首先要突破感知端产业的瓶颈,重点发展高端传感器芯片、RFID、NFC芯片等。其次要发展物联网相关终端和设备,包括近NFC终端、传感器与通信集成终端、RFID与移动通信集成终端、物联网网关等。有了技术与应用相结合的产品,物联网的基础才算稳定。
我们相信,在技术、标准、政策支撑下,各大物联网企业再选择适当的领域、适当的切入点,物联网一定能呈现真正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