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可穿戴设备生死存亡的三大问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最近两则关于新闻再次引发人们对可穿戴设备的热议。一则是4月15日,Google再次开卖Google glass;二则是耐克宣布对旗下可穿戴项目Fuelband大裁员。我从去年开始关注可穿戴设备,陆陆续续写过一些观察文章,现在一年过去了,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并未迎来大的爆发,相反,很多难题成为决定可穿戴设备生死存亡的关键。
芯片与功耗的矛盾
这是所有可穿戴或者可携带(如手机)设备都无法避免的难题。由于可穿戴设备的一些特性,如穿戴在身体表面,与皮肤接触等,这就对可穿戴设备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平衡芯片大小与功耗之间的矛盾?而其中,微控制器(MCU)、微处理器(MPU)与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至关重要。
这对很多硬件厂商们来说是个无解题,它需要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厂商,如英特尔、博通、飞思卡尔甚至联发科的努力。随便在Google新闻里搜索“可穿戴+芯片”,能看到一大把可穿戴设备芯片的新闻,个个都在标榜芯片体积小,功耗低,但仔细一看,几乎都是各大厂商发布新品的新闻,离所谓的量产商用还为时尚早。
为了穿戴而穿戴
我一直觉得:只有当用户对设备没有意识的时候,这台设备才对用户有意义。那么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呢?连线杂志记者 Mat Honan去年体验Google glass之后生生造了一个词:Glasshole。用来说明他这幅扮相多么不受待见。1500刀的Google glass如此,其他可穿戴设备更是如此,三星的gear手表一度被给予厚望,但一个如此张扬的手表戴在手上,恐怕谁也无法不注意到它,更何况它的散热能力,说多了都是汗。
一方面,我们把Google glass、三星gear理解为眼镜和手表,但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用非传统的方式戴眼镜和手表。这无形中就让我们陷入到为了穿戴而穿戴的困扰里。不过好消息是,如今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让用户更自然使用的可穿戴设备,比如一些跑步耳机或者智能服饰,当然pebble做的也不错,坏消息是,离大规模的量产商用还遥遥无期。
功能炫酷之后怎么办?
很多可穿戴设备的功能的确很酷,比如在健康领域,可穿戴设备通过更贴近皮肤的感应器,能够收集到足够多的用户身体数据。但问题来了:如何处理这些数据,从而给用户带来可持续性的服务。对可穿戴的创业公司来说,如果现在还抱着一锤子买卖——把硬件卖完了事的话,我劝你们还是早点退出吧。
十年前,微软曾推出一个名叫“SPOT”的智能手表,可以利用蓝牙与手机互动,这在2004年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产品。但十年后,当我看到很多可穿戴产品还是走着与手机互通有无的路线,无法真正与云计算、大数据相融合的时候,我只能说三个字:呵呵呵。
其实,可穿戴设备需要克服的难题还有很多。但上述困难也直击三大痛点:产品内部零部件、外部设计以及后端云。从这个角度来看,可穿戴设备的爆发还需时日,而赢者或许仍是IT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