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迎多重利好,核心技术待攻关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去年我国制造品牌的机器人销量为1.6万台,大多为中低端机器人,高端机器人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厂商仍处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进程中。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竞逐中,行业需要突破更多的核心技术,取得更多超越性的成果。
国内机器人产业正在升温。由中国科协、工信部共同主办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今年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近日,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呈现井喷态势,2014年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万台,销量居世界之首,“但是自主品牌机器人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需求”。去年我国制造品牌的机器人销量为1.6万台,大多为中低端机器人,高端机器人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厂商仍处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进程中。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竞逐中,行业需要突破更多的核心技术,取得更多超越性的成果。
机遇:机器人产业迎来多重利好
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毛伟明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今年3月23日发布的最新行业调查报告介绍说,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到5.7万台,同比增长55%,约占全球销量四分之一,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市场。
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正向制造强国的目标进发。制造强国更是“智造强国”,天时地利,我国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多重利好格局。
首先是政策层面。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透露,根据此前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国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计划于今年10月底完成。国务院日前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目标就是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其核心就是要抢占新一轮国际制造业的竞争制高点,其主要措施就是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其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而机器人、3D打印等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和依托。各界均将“中国制造2025”视为中国版的“工业4.0”,而智能制造则被认为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突破口,以及和“互联网++”思路的结合点。
其次,市场容量巨大。据工信部数据,到2020年,中国机器人密度将达到100台/万人以上(目前每万名工厂工人对应约30台机器人),需求至少是110万台,而中国目前机器人保有量仅为18万台,存在较大缺口。
最后,市场潜力逐渐被激活,厂商竞相布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看好机器人产业,纷纷计划向机器人领域进军。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530余家机器人企业,其中60多家为上市公司,机器人产业园区已有40多个,预计2020年对地方机器人产业园区的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