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是系统论非断代史 制造业是否进入下半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企业转型升级的热情在继续,工业4.0热度依然不减。然而随着实践的纵深,许多困惑正在从工厂一线和决策者两端开始弥漫,更加清醒的氤氲正在升腾。
智能制造是系统论而非断代史
工业4.0是一个阶段论,它以阶段性发展、跨代的跳跃从而确立了它所定义的断代史。换言之,工业的发展,是要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高级阶段。它所界定的边界,基本上以企业为主,并且走向一个互联工业的生态局面。
不同企业在不同的阶段,这种以企业为边界的判断,从目前实际发展的情况来看,很难解释企业在局部领域所做的突破。在每一个企业中,都是在侧重点不同的各个领域得以突破,或者是商业订单的透明拉动、全数字化设计、或者是高度自主的生产柔性,看上去是一个2.0、3.0 甚至4.0的混合状态。
就制造而言,如果从企业内部实践来看,更加可信、可行的基础上是,需要从最小智能制造单元开始,拓展到一条条数字化产线,再到局部相互连接的系统,最后构建出巨系统。
智能制造的系统集成
(图引自《软件视野下的未来工业》)
如果我们抛开工业4.0的断代论基础,而是以智能制造在局部分别是以多头并进为视角,我们会轻易地发现,
智能制造应该是整体论,而非断代论,它是一种整体和局部关系。它在企业内部是一个混合状态。
企业局部也可以有智能制造,而不必一定要等到整体上全部实现——这是一个交互渗透的过程。一个不太恰当但直观的例子是,北京香山红叶漫遍当然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但局部几棵先红起来的枫叶树,也完全是可以观看。
难以持续的“补课论”
如果是断代史,那么就难免会有补课论。因此,“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就会出现。这种说法,正是对“工业4.0断代史”思维的一种本能式的应激反应。
可是,工业2.0为什么需要补课呢?它在向谁看齐?一个轻量级拳手,补完课升完级之后,会不会在更重量级的台池,被恭候多时的老拳手直接KO呢?“补课论”是一种串行前进的蠕动机制,它丰富了阶段论的发展,却不符合企业以多种态势自我优化的基本事实。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是:德国、日本早期发展之路,是不是真的可以被跨过去?那些以精益为代表的现代工厂的核心重器,现在是不是需要举国上下重新扛起?那些呼啸而来的“互联网+”,是不是真的可以扛起拯救制造业的重任?
工业4.0终究是一个标尺思维,本来是表达宏观工业技术趋势的一种描述。它只是一个工业整体发展的宏观定性的标杆,而绝非可以成为精确定量的工具。然而在中国,这个标尺却被无限度地放大和刻度细分。细分一个企业到底是2.5,还是3.2,实在是一场不太严肃的立论——如果不是一场闹剧的话。
小数点后面的是非零数字,已经离战场一线走得太远了。如果我们的工业领导的思维也被标尺化,那工业4.0无疑是对中国工业文化的一次戕伐。
不过,它晃动了一颗树
摇醒了一些苹果
毕竟,即使在1950s,控制论之父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仍然以举棋不定的口吻在探讨“工业第二次革命”是否真的已经到来。这才过去多久呀,工业浪潮已经被心急的德国人——很少这样——翻到第四篇了。
而在中国,工业4.0似乎也不再被质疑,它正在作为一种坚定的目标。也许我们需要换一种场景,重新思考它的价值。
工业4.0对中国的工业启发,是一个典型的路径唤醒。
开始是大开脑洞(哇噻):原来工业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它将如此斑斓的不同工业阶段的片段,全部都染成了彩色的标本。
马上是大力引进(学之技):一时间工业4.0的解决方案,伴随着设备和软件,齐刷刷地在那些新厂房(green field)上光彩夺人,在那些厂房改造(brown field)横冲直撞地碾压。
最后是大势所趋(师之道):总是要碰壁——也许不用很长时间。弯道超车的捷径,已经开始被广为诟病。工业,总是要回归那些已经验证过的路径。所有的技术发展或许都可实现蛙跳效应,唯有从业者思维的脱胎换骨,不可跨越,不可动摇。这是企业转型的深水区。
未来应该有一个时刻,我们会意识到,这是德国制造业一次凌厉的国家营销,展示了与超级的工业出口能力相匹配度的软文化输出。
早一刻意识到这一点,早一刻中国制造的大幸。
企业对智能制造的憧憬,也有来自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的诱惑。但仅仅从项目“示范”的本意而言,为了缔造和宣读一个阶段论的样本,那么一个大规模投资的示范工程不能算一个高效的选择。稍微复杂一点而又很便宜的测试台TestBed,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借鉴了断代史的想法,示范工程才需要搞得如此宏大。
如果是整体论的观点,那么同样的总投资,可以产生更多的花开满地的局面——更多的中小企业就可以受惠。而目前这种做法,中小企业几乎是被绝对边缘化。实际上,即使是大个子民营企业,也多会受到牵制,许多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要求必须是“央企牵头”——如果不考虑这也算是一种各级决策者处于安全意识的应激反应,那么这种逻辑,就是断代式思维的延续。
2025向2030学习什么
要不要别再纠缠这些小数点,看一些更加宏大而严谨的制造格局?
欧盟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制造未来”的概念(ManuFuture)。随后他们建立了一个承载的实体机构“欧洲制造未来平台 EMP”,这是一个非正式组织。这个平台却不遗余力地将制造业发展规划,推上了欧洲政治议程。
制造未来ManuFuture的关注领域
(图片来源:《欧洲工业的未来》,机工社)
制造未来平台小组建立了“制造未来战略2030”,对于未来制造的愿景,有着非常具体的四大要素。
这四个主题有着内涵明确的目标和交叉的关联,并且正在深入地展开之中。每个欧洲制造区域、每个欧洲企业都可以在其中寻找合适的定位。事实上,欧委会联合研究中心JRC也在做相应的未来标准的前瞻研究。
欧盟制造2030,对于“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2025到底要干什么,当下尚没有说清楚。或许它应该是一个总攻的节点时刻,而非一个简单的目标。它给出了方向,给出了原则,然而它的自洽式的方案,并没有形成。这里缺了一颗关键的牙,整个牙口自然有漏风,各种应急之物才会火速赶场来垫上。先补课2.0,再去整3.0的路径,正是一种借外力之语的垫场过渡词。那些“十大重点”、“五大工程”,还停留在政府语境的台桌上——2025是不是一个大号的“五年规划”?是不是“两个五年规划的叠加”。它需要民间的制造业和学术界的合力,转换成一个更具活力的顶层愿景和细则。
我们需要一种更加系统的框架表达,更加系统的愿景认识,来切实地支撑“中国制造2025”。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小数点的苦恼。
工业2.5,你站住!
一些O2O厂家叫嚣着“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概念刷新能力,真的令人佩服。那么中国制造是在进入上半场,还是下半场?智能制造,是开局之年,还是根本就没有开始。
这些都是文字游戏,跟数字游戏没啥区别。而真正的摆脱之道,源自一种系统框架的建设,高屋建瓴指导中国的未来制造的数字图景。
中国曾经缺过的大课,还真的需要照搬;而中国制造的顶层愿景图和支撑框架,却必须依靠国情来建立。越早越好,越慢越乱,快等不及了。
2.5,你趴下;2025,你要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