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浪潮汹涌 各地争相布局机器人产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工业自动化强势来袭 全国多地争相描绘机器人蓝图
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全国工业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但目前全国制造业仍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一带一路下沿海城市向中部市场的转移,制造业企业将加大自动化升级改造的投资力度,向智能化、数控化进行,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由此来看,未来全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将爆出巨大的市场机遇,此时入驻机器人市场必是最佳时机。2017年伊始,全国就有多个地方开始描画本土机器人产业地图。
东莞:2017年拟建100条智造示范线
作为制造业名城,2017年东莞将深入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加快“机器换人”和智能化改造,不断提高东莞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继去年东莞“两会”之后,“机器换人”再度写进东莞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提出,东莞今年要完善“机器换人”资金管理,用好省、市融资租赁资金,撬动技改融资20亿元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东莞制造2025”战略,即抓住传统产业“机器换人”的机遇,研制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专用制造装备。深化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和引进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设备的研发企业、系统集成商和设备服务商,通过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加快形成覆盖本体、关键零部件、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环节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建成2~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和10个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30%。
洛阳:打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近年来,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快速崛起,已呈集群发展态势。2016年,在洛阳市会展中心举办的洛阳机器人暨智能装备展览会,吸引了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机器人制造商。而《关于支持洛阳市建设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的意见》的出台,也使得洛阳市成为全省唯一的以机器人为主的智能装备生产基地,为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下一步,洛阳市将推动项目集中布局,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加快形成以“一基地两园区”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据悉,目前洛阳市已初步确定了9个项目为该重大专项的支撑项目。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推进实施,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将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预计到2018年,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15年的680亿元增长到125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形成1个百亿级机器人产业集群和1个千亿级智能装备集群。
常州:建成国内首个机器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据悉,常州科教城作为常州区域“创新之核”,机器人产业集聚度较高,拥有纳恩博、遨博、天正等一批骨干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常州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累计申请专利五万件。 与此同时,与智能制造相关的专利侵权及纠纷风险也相应存在。2015年,常州市知识产权局处理的相关侵权纠纷就有32件。
预计未来3年,常州在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领域,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增幅,每年将不低于10%,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增幅,每年将超过20%。基于此,近日全国首个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常州科教城,将为国内智能制造产业,提供全流程的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