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成功秘密 产学研合作形式多样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德国是欧洲领先的创新大国,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为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德国企业对研发创新的参与度非常高,每年贡献的研发资金占德国研发总投入的三分之二。
2014年欧盟产业研发投资排行榜上,德国企业占据了欧洲前六甲中的五位:大众、戴姆勒和宝马包揽前三,罗伯特博世和西门子则分列第五、第六位。而德国知识密集型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几十年来稳居世界前列,超过美日和其他欧盟国家,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创新离不开知识与技术的交流与转化。决定德国企业创新成就的不仅仅是其普遍的研发创新导向,德国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以多种方式从外界吸纳灵感、获取推动,而高校与科研机构就是其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研究显示,德国几乎每一个进行创新行为的企业都与外部伙伴在创新过程的某个阶段有所合作,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会把高校或科研机构纳入其创新过程。而在正规的创新合作项目中,高校与科研机构更是成为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合作伙伴。从德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上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这一点:2012年德国企业对外的研发投入是128亿欧元,达到企业内部研发投入的四分之一。
德国产学研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合作的传统可以上溯到工业化时代,可谓是德国创新体系的一大传统优势,但其蓬勃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支持与引导。德国政府一向视企业研发创新为经济富裕与增加就业的关键推动,高度评价其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创造的价值。德国教研部、经济部和其他部门每年推出大量面向企业的研发促进项目,其中多数把促进产学研合作列为目的,许多项目更是把产学研合作作为获取资助的前提。
德国的国家创新战略“高技术战略”也非常重视拉近经济界与科研界之间的距离,鼓励双方建立合作,共同研发。高技术战略提出了包括工业4.0在内的10项未来规划,包含气候/能源、健康/营养、交通、通信和安全五大领域,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是以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高技术战略还包含许多鼓励产研合作的具体措施,如“研究型校园”就是其中之一,这一项目支持数十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为同一个大型研究项目共同合作,目前已经有9个长期的战略性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了资助,单个项目每年最多可获200万欧元资助,为期可长达15年。
德国产学研合作形式灵活多样,其中最核心的两大路径仍是共同合作研发和订单式研发。企业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研究方向、性质、目的和条件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为研发合作带来巨大的互补效应。通过这两种途径,德国企业还承担了德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的部分研发支出,这种来自经济界的所谓“第三方经费”不断增长,成为这些公共机构科研经费的重要补充,尤其是高校获得的第三方经费在其研发总支出中的比例已近15%,这个比例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
不过,对德国企业的调查却显示,这两种正规途径并非其最常用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德国企业中最常见的合作形式,是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的非正式联系,这种联系往往是建立在私交基础上的。进行科研合作的创新企业中,有四分之三的企业主要以这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和知识交流,而相比之下采用订单式研发的企业还不到三分之一。这种非正规途径粗看似乎并不符合德国公私分明的严谨作风,其实却是植根在德国企业深厚的研发创新传统基础上的。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力量来自高校的培养,经过多年的传承和积淀,形成了企业界人才与高校、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之间形式多样、联系广泛的人脉网络,为德国打造了一个快速通畅而又低成本高效率的知识技术转化通道。
德国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密切,在国际上也可谓独一无二。德国超过半数企业与高校有一定形式的合作,而这个比例在英国约为三分之一,在法国仅四分之一。
企业与高校的密切合作,催生了一些独有的合作形式,例如企业帮助高校培养硕士和博士。德国很多有条件的企业乐于为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非全职工作岗位并配备指导老师,让他们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进行毕业设计,撰写学士、硕士、博士论文。这一合作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人才培养的范畴。学生得以在实际工作中拓展学校知识,积累实际经验,甚而解决就业问题,而企业也往往把学生的研究工作纳入自己的研发创新项目中,既可发现人才,也可收获成果。
开放活跃、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为德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创新活力,缩短了从新点子到市场成熟产品之间的距离,推动了“开放创新”文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