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工业4.0,企业转型的八个成功策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企业都在谈物联网、工业4.0的同时,全新“体验时代”也正式来临。国际调研机构麦肯锡稍早分享了有关现今产业的调查结果,并以中国产业为例,说明目前中国产业真正走向自动化的不到 30%,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资深营运专家侯文皓分析了有关现今产业发展现况与智能制造的必要性,同时提供相对应的八项成功发展策略。
在一场谈企业诊断、策略发展与趋势的论坛中,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资深营运专家侯文皓率先列举多项内部调研数据,强调目前全球企业都在进行一个大规模的数据化转型,中国谈的是中国制造2025,全球企业采用的是德国的工业4.0发展标准,当中的策略上多是着重智能制造、数据化转型等层面。
目前的产业发展速度,发展比较迅速的,包括建筑、钢铁、工程设备、太阳能等“效率导向型”产业,另外还有以“客户导向型”的企业,像是家用电器、手机等,这些企业先是在内部发展,然后逐步拓展国际市场;至于“技术、工程导向型”企业发展比较慢。
以中国产业来说,下半场的 25 年,中国制造将面临一个重大的转型,订制化需求会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了迎接未来的 20~30 年,很多手工、精密机械发展需要有组织、有现代化的工具来做改变,透过所谓的“双向挤压”,一方面援引发展强国(德国、美国、日本)技术,另一方面内部必须要有所成长,整个产业才有办法朝向创新发展,这包括一些新的业务模式的改变。
其实碍于时间的关系,侯文皓在会中针对这些发展背景只讲了个大概,以目前全球企业来说,排行前 100 大的企业,多数都已经跟上时代的潮流,有些产业甚至已经大量引进 3D模拟技术、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与IT 数据分析等等最新科技,搭配公司内部需求,持续满足需求、更主动创造需求,最显著的案例,就是 Apple 公司、Facebook 公司、Amazon 公司,当然在中国地区还有像是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
然而麦肯锡实际做了全球 400 大企业研究报告,报告当中指出,各国发展水平并不一致,以中国为例,中国企业的水平是够的,但是准备状况却是全球倒数第二,远远落后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更甚者,在全球超过 130 家企业访谈当中,实际上真正准备好迎接工业4.0 标准的厂商,远低于 30%,有些企业甚至还在工业1.0~2.0 的阶段,精密制造跟自动化制造都没有,更别谈智能制造。
麦肯锡发出警讯,认为企业唯有确实转型、创造需求,才有办法跟上全球产业发展脚步,甚至逆转情势,在这之前,应该要反思一下,做好企业本身数据化的建设,另外一点是结合内部数据,用数字做好准备,这包括人才、合作伙伴。
侯文皓指出,企业转型首先要明确知道自己的MI-MC战略方向,再来在技术解决方案部署方面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最后是打造能够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评估现今企业发展,共分为战略、文化、组织、能力发展四个方向,在战略方面要求大胆、长期为导向;在文化方面要够有速度/敏捷性;在组织方面要有数字化人才;最后在能力发展必需要求内容、数字化营销、用户体验、数字驱动决策、自动化跟 IT 架构。
侯文皓呼吁所有企业需要建立敏捷型组织、数字化绩效管理,并且最重要的,是培养数据化人才,透过这些数据化人才最显著的应用就是“绩效管理”。
透过将绩效管理数据化有助于实现对KPI指标实时追踪、识别员工之间的差距,从而改进管理与工作方式。像是在个人绩效评估当中,系统可以协助数据分析人员自动查找问题,进而让管理阶层的人才进行多个层级的绩效对谈。
此外,透过实时KPI数据,则有助于实时发出警示并解决问题、甚至比对历史KPI数据,做好实时调整目标,同时制定相对应的生产策略,借此制定未来KPI衡量指针,包括目标与责任制度等等,让整个生产线持续保持在水平之上。而这所有的过程,在将来,其实都可透过“人工智能”来解决。
侯文皓表示,2017 年最新数据指出,光是中国地区,就占据了全球 30% 的机器人需求量,这显示,中国产业其实已经拥有自动化的导入,以及精密、自动化跟人才应用的观念。
从生态圈来看,强化数据化生态系统的三个方式,分别为前端技术的工业化、提供一系列的广泛支持政策与价值链与外部的合作等三个层面。但是要从中获得成功,侯文皓建议了以下数据转型的八个成功要素:
1.以数据为资产,尽快开展试点、从大处着眼。
2.尝试新的业务模式。
3.充分利用数据化技术增加收入,重新建立新的成本曲线,做好投资回报。
4.参与生态系统中的操作。
5.建立创新企业组织。
6.更新员工的理念、提高员工的能力。
7.管控网络安全风险。
8.不断创新、强化企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