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怎样才能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通信集成电路设计部经理、“海龟”彭虹博士说:“从技术上讲,我们的芯片设计不比国外差很多,然而中国芯片产业要获得良性发展其实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芯片产业是信息产业乃至整个中国大制造的“精髓”,那么,如何让一个高技术含量的芯片不只停留在实验室里,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应用呢?
“我们是这样来拉用户的”
虽然这两年我国芯片产业发展很快,并成为世界第三大半导体消费市场。但整个芯片业还很稚嫩,尚未担当起“产业龙头”的重担。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如果只是摆在实验室里,永远也体现不出它的价值,真正让客户应用起来才能发展。
本次展会上,力晶集团作为台湾一家致力于半导体、晶片设计等不同领域的跨国企业集团参展成为展会一大亮点。力晶集团在半导体领域掌握很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尤其在半导良品率与品质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谈及其市场策略时,力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行销部技术副理江敏川介绍说:“我们把产品推向市场有四个策略:一是,系统兼容测试策略;二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策略;三是,价格策略;四是,渠道策略。”
芯片作为固化的逻辑产品,如果不得到市场验证很难证明它是不是有设计缺陷,所以进行市场验证是它推向市场的第一步。联想研究院韦卫博士说:“当我们的中国安全第一芯‘恒智’出来的时候我们会拿去与Intel的系统进行兼容测试。而且看它是否通过TCT标准。”然而,联想的“安全第一芯”在发展模式上有其特别的一面。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联想并不是专门做芯片的企业,只是通过这个芯片来提高它的PC的价值,从而提升公司整体效益。韦卫说:“实际上我们联想自己就是我们芯片的一大用户。至于推不推其他市场这是公司未来的一个方向策略。”
然而,像这样能够自给自足的企业目前还是微乎其微,大多数还是做市场。毕竟通过市场的公平竞争才是大多数企业的生存之道。彭虹说:“我们在做一种新的产品时,会有一个市场调研,或者是通过渠道商来反映,或者是自己做用户需求调研。因为一个有发展的企业,不是把自己的技术标榜的多么高,而是做最适合用户的产品。像我们做手机卡不只是只做出一个纯粹的芯片,但核心技术是芯片,我们会相应做出一整套的用户解决方案,让客户不用了解你复杂的芯片技术就能应用起来。”
一般企业讲道能用价格策略对付其竞争对手的时候,就说明它已经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里面,任何一个规模小的企业在同量级的产品中都不会有价格优势。针对怎样使自己的产品达到低成本。几家企业异口同声:“我们会批量生产。”
力晶集团作为一个2004年年底才进入内地的企业,在推广市场时有其独到的一面,江敏川说,在内地力晶有两大竞争对手。“与三星相比虽然在闪存的技术上我们打不过它,但力晶有广泛的产品线,可以通过内存来与它持恒,力晶可以给它打价格战,而对于另一个对手海力士,虽然力晶在内地比不上海力士的品牌影响力,但在技术上力晶能压倒它”。
生存之道因人而异,企业的生存同样有各自的特色。中星微电子将前期的任务定义为:了解市场需求,开发出更适合应用的产品。在实现方式上,中星微选择了“结盟与合作”这种模式来扩大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其中有意思的是中星微的合作伙伴往往是规模上远远大于自己的巨型企业。
在如何找到这些渠道时,彭虹有她的独到见解:“有时候在开会的时候认识的好多人,他们帮你介绍渠道。有专门替你做市场推广的公司。”而力晶的“母鸡带小鸡”的做法似乎更有效果。力晶集团的一位业务推广副理这样说:“打个比方,当我们在把内存芯片卖给一企业时,我们会把闪存和其他的消费电子芯片一同介绍给他们。从而带动我们整个的产品销售。力晶把这种做法比喻成‘母鸡带小鸡’。”
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就是这样,有人把芯片产业比喻成“吞金兽”,显而易见没有一个强大的资金支持,可以说是寸步难行。那企业如何发展呢?
看准市场+政府支持=发展?
在建立半导体行业方面,中国还面临许多挑战:缺乏本土人才,尤其是专利保护措施薄弱,致使投资者不敢轻易将资金与精力投入研发之中。所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将是发展的一个门槛。就国内来说,一个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某些市场领域根本涉及不到,比如一些军工、政府部门,国家机密机关。
在国内,有关安全芯片的应用还没有,这是国家的规定。据IDC预测,到2007年,全球将有超过70%的PC产品配备安全芯片,带有安全芯片的计算机代表着未来计算机产业尤其是计算机安全产业的发展方向。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联想正是看准了这一时机,发展安全芯片。韦卫说:“联想面向国内市场推出预装‘恒智’芯片的安全PC,将可以为我国政府、军队、科研技术机构等信息安全敏感部门,提供完全由中国人自主研发、控制,完全可信的PC计算终端。”
谈到企业发展的理念,韦卫说:“一个能给企业整体带来价值的技术就是我们的核心技术,那我们现在的核心是PC,可能安全芯片将来会成为我们的核心技术,将来再有一项技术能为企业带来效益,那时它将成为我们的核心技术。”据韦卫透露,安全PC将在2005年内批量上市。
殊途同归,大唐微电子有着另一种企业理念,那就是服务客户。针对IC卡芯片,彭虹这样描述:“中国的芯片产业要走向高端,不能只单纯做芯片,应该是能够给出客户一个包括从硬件到软件加上服务的一个具体的整合后的具体解决方案。”
中科院院士王阳元曾在科博会论坛上动情的说,“芯片实际上只有30%的真正芯片本身,70%的软件和系统是包含在里面的。”
一个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跟着市场的导向走,否则你的技术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里。当然市场是一个导向,关键是看企业的前瞻性及其战略。
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邓中翰说,作为“海龟”派,他和副总裁张辉、杨晓东等几位中星微的创始人都出身半导体行业,有在IBM、贝尔实验室、惠普等大型企业的多年研发经验。然而在公司的定位方向上,他们并没有选择通用型CPU、存储或嵌入式芯片,而是独辟蹊径选择了数字多媒体芯片。当时几位创始人认为:如果中星微也去做CPU或存储,就要直接和Intel、三星这样的企业竞争,其困难不言而喻。而在3C融合时代,数字多媒体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提供给中星微非常广阔的市场。“于是我们看准这个市场,顶住压力做到今天。事实证明我们是成功的。” [!--empirenews.page--]
目前国内的芯片行业,做低端的还是绝大部分,然而要往高端发展的话,彭虹认为还是难度很大。彭虹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给发展芯片产业创造了很好的环境。首先,在珠江三角洲发展电子产品组装及“三来一补”的出口加工贸易,打下了电子产品制造的基础;接下来,2000年国务院颁发“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芯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外商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给予了一定的优惠。然而之所以国内芯片行业难以作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缺乏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一个芯片成品的上市,需要设计、生产、封装、测试等环节,然而国内目前做每个环节的企业大都分散在各处而且有些环节相对薄弱,形不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环境。希望政府多做一些产业链的部署。
我国台湾省花了约25年时间才将芯片业打造为经济增长引擎。虽然中国新生的芯片行业发展迅猛,但建立一个可观的芯片产业还需假以时日。届时,一项芯片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