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设计业两年后将迎来兼并重组最佳时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国外IC(集成电路)业的兼并重组屡见不鲜,国内IC业也一直在兼并重组,不过由于资本通道不畅通,IC设计大企业过少,中小型企业近年来发展减缓,国内一直没有诞生引领行业的“领头羊”。不过,随着资本通道的打开,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人才的增多,中国IC设计业两年后将出现整合的最佳时机,届时行业“领头羊”将诞生。
四类IC企业面临不同问题
北京IC设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从2000~2007年一直保持着稳定和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在全国IC业中处于重要地位。尽管北京IC设计业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仍面临不少问题,并且不同的企业类型面临的问题也不同。
北京IC设计业主要有四种类型:一类是国企,它是中国IC设计业的中坚力量。它的发展历史较长,发展态势也不错,在国内垄断性产品领域表现较好,但在纯粹市场性竞争的领域,其竞争力还不是很强。这符合国企的特点,占有一定资源,具有一定资源优势;但其资源终究有局限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国企则不具备竞争优势,因而在更广泛的竞争性领域还没有体现出其更强的竞争力。
虽然目前国企仍是IC业的中坚力量,但由于体制问题,制约着国企不太可能发展成产值上十亿美元的特大型企业,这也是由行业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在资源垄断性行业,国企发展会比私企快,但在竞争性产品领域私有企业比国企发展快。
第二类是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发展也很迅速,但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遇到了瓶颈,难以实现跨越式再发展。这类企业有一个特点:销售收入从零到几百万元,再接近一亿元,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但从一亿元再到一亿美元以上则很难突破。这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大部分企业创始人对资本比较畏惧,所以在资金来源上没有很好地解决;二是这类企业前期一般做中低端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势必要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转型,这对技术力量、研发投入等要求较高,但民企由于没有积淀,很难跨过这一门槛。如果没有外来力量,民企依靠自身力量很难跨过去,所以民营企业可能需要变身才能快速突破。
第三类是一批VC(风险投资公司)投资成立的企业,主要是境外VC投资的企业,这类企业发展思路清晰,运作比较规范,但目前也呈现两极分化:如果市场选择的对了,发展就会很快;如果选择的市场在国内没有启动,就会遭遇滑铁卢。上海的凯明就是例子,北京也有这种企业,如果VC投资的企业选择定位于国内某一市场,这一市场三五年没有启动,或启动之后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那VC投资的企业差不多就会出局了。但这些企业如果选对了产品,发展不错,然后通过上市,资本方面也畅通,就具有成长为大企业的潜质。目前VC投资的企业在北京发展非常迅速,成功者与失败者并存。
第四类是一些其他中小型IC企业,这种企业也就是在夹缝中生存,分两种情况。一是不具备成为大企业资源和潜质的企业,比如关注某一领域的信息安全芯片公司,由于信息安全IC市场就那么大,所以难以壮大,但其存在也是合理的,这一类企业也有发展的需要,自身也有存在必要,但其今后不可能成长为“领头羊”。二是举步维艰,成为大鱼吃小鱼的对象,或者发展得很好被兼并,或者与其他中小型企业联合等。这也是IC业合理的存在和补充,所有大企业都是小企业发展成的,而且没有小企业,大企业就少了兼并对象,小企业充当了“蓄水池”的作用。
这四种类型基本涵盖了北京IC业现状。在这四种类型中,前三种数量只占总体的30%,但从产值来看,可能占90%,因而他们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最佳整合时机两年后将成熟
目前国外IC业的兼并重组屡见不鲜,其实国内IC业也一直在进行兼并重组,虽然目前是一个好时机,但还不是一个最佳时机,毕竟要产生年产值达十亿美元的“超级航母”,需要相应的条件。
第一,全国要有一批产值超一亿美元的大企业,只有这种级别的企业达到了一定数量,才可能诞生超级航母,这是一个基本条件。
第二要有畅通的资本通道,现在具备这个趋势,但还不成熟,资本通道还不是很畅通。从目前来看,将来创业板的推出,对IC业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目前投入IC业更多的是VC,产业资本在国内还不发达,但VC投入在境内没有畅通的退出渠道,VC的投资热度已在衰减。何时创业板推出,IC业真正有了几家上市,VC能退出了,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资本通道也真正地打通了。
第三要有一定量的中小企业作为兼并对象。业界流行大鱼吃小鱼,如果没有“小鱼”,大鱼就吃不饱,也发展不大。但近两年“小鱼”的发展速度减慢,存量和增量都不够,这与国内促进IC设计小企业的政策没有延续有一定关系,其他原因虽然也有,但主要是对IC中小企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目前国内有300多家活跃着的设计企业,每年总要有10%的增量,即每年至少应该有30~40家新的真正有一定竞争实力和潜质的设计企业出现,才会让市场进入良性循环。
两年以后最佳时机可能到来。有几个原因:其一是资本通道打通了;其二是人才的增量显现了,前几年做了很多人才培养工作,人才基础也打好了;其三是国家重大专项得到启动,这将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引导作用。这几种因素结合起来,两年以后大概会形成一个高峰,国内IC企业诞生“大型航母”和行业“领头羊”是有可能的。
取得行业“领头羊”的作用和地位可以用几个指标衡量:一是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二是能担负起实现国家IC业战略的重任,致力于实现IC国产化;三是抗风险实力强,如果一个产品没有销路就垮了,这不能叫“领头羊”;四是可以推动制定行业标准,推动整个行业技术进步。这些方面企业都起作用了才能叫行业“领头羊”,不是年产值达一亿元就行了,而且还要放在持续的一个时间段内来看。
还需相关政策推动
国家应该在资金支持、税收以及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IC业更多支持,对IC大企业兼并重组要有针对性的鼓励政策,对小企业扶持政策要有延续性,这将起到一个实际的推动作用。但最根本的促进因素还是资本通道的打开,加上国家政策支持和前期我国IC业打下的良好基础,我国将有可能打造出IC业的“超级航母”。[!--empirenews.page--]
产业“领头羊”的产生必然是要兼并收购一些小企业,小企业也是创新的基础。北京IC产业基地近来有好几家小企业被大企业收购,但主要是被境外大企业收购。国内IC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还较少,主要原因是一条通道还没有打开,就是信任合作通道。国内一些小IC企业普遍有“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导致国内企业之间的信任合作通道没有打通,这包括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信任、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等。此外,承受风险和对接资本市场的意识还不够,这造成了国内IC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较少。相信未来随着资本市场的打通,国内IC企业兼并重组意识的提高,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随着资本通道的打开,以及国家的扶持,人才的增多,中国IC设计业两年后将出现整合的最佳时机,届时行业“领头羊”将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