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厂商火拼人才储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吸引15%中小学生参赛
第十八届表演赛由工信部、卫生部、中国科协、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共同主办。为使孩子们更容易参与比赛,表演赛组委会组织了上一届获奖选手与开发比赛软件的工程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真正参与比赛的孩子来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在技术上对比赛平台的网络软硬件设备进行了完善,为比赛创造了最佳的外部环境。
通过种种创新措施,本届表演赛共有250万参赛选手,占到全国中小学生人数总和的15%以上,创历届比赛新高。每位选手都经过了初赛、复赛、分赛区决赛等几轮选拔,各个都可谓“万里挑一”,比赛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从1986年开赛至今,表演赛已有23年的历史,旨在培养儿童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开发孩子的主动性思维,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据表演赛组委会主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会长秦新华介绍,表演赛为儿童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健康的网络比赛平台,目前,表演赛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影响面最广、内容最为丰富、创新点最多、最具影响力的儿童青少年计算机普及教育活动。
持续降低参赛门槛
在开赛前天下午,“网页制作赛”、“动画制作赛”、“电子音乐制作赛”、“DV创作赛”和“博客赛”等发挥选手个性特长的项目已通过网络进行了面试。通过与各个领域经验丰富的顶尖专家组成裁判团交流,小选手的紧张情绪很快就被这种新奇的参赛模式带来的强烈的好奇感所取代。颇富创意的构思、流畅的表达,小选手们向评委老师展现了他们除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之外的另一面。其中,河北一位参加“电子音乐制作赛”的三年级选手参赛时并不会使用音乐制作的软件,找老师老师也不会,于是他就自己去网上下载了相关的软件进行学习,并独立创作了手机彩铃送给了自己的妈妈。
决赛当天上午,全国30个赛区通过网络视频实现同步开赛。第一项比赛是针对学龄前和小学组选手开发的“初级应用赛”,表演赛组委会充分考虑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兴趣爱好,将语文、地理、数学等基础学科与游戏紧密结合,全面锻炼孩子们的视觉、语言、数学逻辑、音乐、自然、身体动觉(行动力)6个方面的能力。据一位参加决赛选手的家长介绍,因为参加这个项目的比赛,自己的孩子已经将中国的地理分布烂熟于心。
“中英文输入赛”是惟一一个所有选手都要参与的比赛项目,因为输入法是学生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上必须要掌握的最基本的应用。正因为参赛门槛低吸引了更多选手,他们在不断的比赛中逐渐成长。
加速信息技术普及
从上一届比赛开始设立的3D仿真机器人比赛,深受男同学们的喜爱。在两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内,孩子们完成了机器人的搭建、程序设计、机器人调试等工作。今年的表演赛新增了一个特殊的项目,就是探索挑战赛,比赛在威盛中国芯成长数字营都江堰分站和上海分站展开。表演赛组委会希望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连接两地孩子心灵的桥梁,使他们能够实现异地沟通和协作,充分发挥创意思维,设计出一个属于青少年的科学探索馆。
“十八届的表演赛是历届比赛中影响最为深远、举办最为成功的一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赵波对表演赛予以了极高的评价。在威盛集团总经理陈文琦看来,选手们的表演远超公司的想象,但这也激励着主办方把下一届的比赛办得更好。据威盛集团副总裁、中国区行政长徐滔透露,该公司将在下届活动中特别设立总金额达30万元的“威盛中国芯探索挑战奖学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真正使得信息技术普及到发达地区和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