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财报背后:淡化海内外风险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净利为-9800万美元,中芯国际已连亏9季度。但是,2009年第二季度,却是这家公司有史以来最具竞争力的时期。
2009年第二季度,中芯总销售额由第一季度1.46亿美元上升到2.67亿美元,提高了8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22%。
这不是让中芯真正高兴的地方。它最得意的地方在于,中高端产品所占的比例。财报显示,90 纳米至130纳米高端逻辑芯片营收环比增长135%,已提高至41%,其中,90纳米产品占16.6%,历史最高。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很高兴,财报中,他不厌其烦叙述了一大段。
另一个让张汝京高兴的理由在于,第二季度,所有地区客户需求都在恢复,而亚洲市场需求带动力最强劲,其中,大中华区收入增加了87.4%,北美收入环比也增加了85.3%。中芯国际来自大陆的营收已超过30%。
同时,中芯65纳米产品今年已试产,45纳米产品正在紧急认证。
经济危机之下,这些数据让人感觉到,中芯比以前强壮了。但是,如果看到它面前潜在危局的话,才能真正明白,它为何在中高端订单以及大陆市场下工夫了。
除了整个产业及中芯内在成长驱动力外,这与它面临的延续多时的诉讼有着密切关系。
它与台积电之间,又进行了一年暗斗。
2005年春,它与台积电达成和解、答应6年内支付1.75亿美元专利费后,两家公司曾其乐融融一阵。
2006年8月,台积电在美再度兴讼后,除了2005年之前的中芯虽然表面轻松,但实际上相当紧张。但这次台积电的用意更深。它将矛头之一指向中芯最主流的逻辑工艺,即130纳米,它要求加州法院禁止中芯用这一工艺生产逻辑芯片。
这对中芯的威胁很大,这一制程技术生产的产品,创造了中芯最大比例的营收,已是其最成熟的工艺。如果威胁奏效,中芯境外客户关系自然会大受影响。
尽管中芯坚持自身没有任何侵权,但是诉讼前景依然不明。即使是它在北京对台积电提出的反诉,今年6月10日一审判决也没有支援它的请求,中芯已无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这一切充满不确定性。中芯不得不加速布局高端技术。尤其是去年,在IBM支持下,它已一举成为45纳米代工俱乐部成员。
中芯大陆订单比例增加,主要理由虽然与大陆3C市场潜力巨大以及设计企业成长迅速有关,危机时期,能淡化海外订单缩减风险。但是,这背后同样也有预防对手的效用。
诉讼结局的不确定性,迫使它不断吸纳本地客户,以消除过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危险。事实上,2008年,其新增的115名客户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亚太已占其近40%的营收。
中芯拥抱大陆市场,除了订单外,也包括多年来它在生产方面的布局,它已在上海、北京、天津、成都、武汉、深圳6城拥有生产基地。张汝京的“菱形布局”完成了。
此外,这一过程中,中芯国际自然也很愿意在资本上拥抱大陆。去年,大唐控股注资1.70亿美元,加上之前大股东上海实业的力量,中芯在大陆的话语权已大大增强了。就连那个909半导体工程——“国家队”企业华虹NEC,也已远远落在它后面。
但是,拥抱本土客户,短期可能降低中芯利润。因为,本地企业资本能力有限,对流片价格敏感。不过,为争订单,中芯价格一直比较“实惠”,比如第二季度,它的平均单价已下调为700多美元,远低于对手。。之前,它与对手的价格差约为200美元。如今有拉大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