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端攻略:谋转型调布局促融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主导产业的“一号工程”。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倾注,这座城市从不缺乏决心与魄力。
从发展到聚集,从壮大到丰盈,作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承载地的成都高新区,对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方略,有了更纵深、更明晰的思考与行动——以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通信“四向着力”的产业集群方向,加速电子信息产业聚集。
然而,在成都,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关注,并不仅仅是某个区域,或是某个部门的倾注,而是一座城市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形成的“成都共识”——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方略中,将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聚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2009年1—10月,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收入累计实现553.91亿元,同比增长28.3%;工业增加值累计实现241.73亿元,同比增长26.5%!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力促传统电子工业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转型,谋求传统工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市经委主任何礼对下一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满怀信心:加快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主要产业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瞄准产业高端加快发展!
根据《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7年)》,到2017年,将把成都打造成为世界软件名城、全国一流的信息服务业基地和中西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强市。
A电子信息产业的成都印迹
在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一个现象引起大家的关注——投资的焦点转向西部的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且投资额十分可观。成都,已然成为众多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商西部布局的重点。
第十届西博会上,富士康与成都签订了10亿美元的投资合作协议;世界500强企业之一马斯基签约“加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将成立一个庞大的信息处理中心,承担全球的后台处理业务;世界著名软件企业思科集团与成都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进行“天府智能互联新城”试点建设,建成后项目投入将超过百亿美元;英特尔公司决定在成都再次增资7500万美元,在成都的投资总额达到了6亿美元。
电子信息产业的“成都印迹”无处不在。
而透过京东方,我们更能够深切的体现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魅力所在——
在10月,京东方4.5代TFT—LCD生产线实现量产,综合良品率90%以上;主要生产中小尺寸液晶面板,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彩色滤光片和液晶面板集成化生产的全自动生产线,月产800万片手机屏幕。
2008年3月26日,总投资31亿元、达产后月产能达30K玻璃基板的京东方成都TFT—LCD4.5代生产线正式落户成都。作为国内首条集成TFT和CF的4.5代生产线,是继上海之后国内第二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TFT—LCD4.5代生产线,“TFT—LCD4.5代”的代码,意味着致力打造光电显示产业集群的成都,有了核心龙头牵引。
初次接触京东方,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2005年5月,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升,抵蓉参加电子科技大学校友聚会。交谈间,成都高新区投资服务局相关负责人捕捉到一个信息:京东方正在寻求TFT—LCD项目合作伙伴。
凭借招商引资练就的敏锐“嗅觉”,成都高新区第一时间将这一信息呈递到市级相关部门。短短一周之后,成都市领导决定,亲自率队,前往北京,拜访京东方高层。
“当时洽谈的细节,现在都历历在目,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双方不谋而合。”高新区投资服务局相关负责人回忆,此次造访的会议纪要,在一周后,便形成了书面材料,递交给了京东方高层。“当时,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对发展光电显示产业的决心,让我们感到很意外,而这样高速的办事效率,更是让我们感到吃惊。”对于首度“交锋”,京东方方面如是评价结缘成都的“第一印象”。
在业界,对于朝阳产业光电显示项目的角逐,从不乏“硝烟”,尤其是国内最大的TFT—LCD制造商京东方,势头更甚。“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相比,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虽是‘后来居上’,但发展势头却很强劲,但这并不是我们最终选择投资成都的唯一理由。”京东方方面坦言,无论是在产业聚集、人才储备,还是投入资金上,成都对京东方的关注与支持,从未曾因任何“外力”动摇,“透过一个项目,让我们看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光电显示产业的前瞻视角与重视,也更坚定了我们加速跟进的决心。”
而仅仅是在一年之后,在成都出口加工区内,光电显示产业已然由京东方的“一枝独秀”变成了“春色满园”——就在京东方周遭,深天马、峻凌国际、康宁、台表科、空气化工、东京电子等一大批光电显示业翘楚已接踵而至,与京东方毗邻而居。
来自市经委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实现553.91亿元,同比增长28.3%;占全市比重15.8%,较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累计实现241.73亿元,同比增长26.5%;占全市比重19.9%,较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累计完成211.77亿元,同比增长52.8%,较上年上升11.9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21.4%,较上年上升1.2个百分点。
从逐月统计数据看,主营收入增速基本保持在平均点29.87%上下小幅波动,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且高于全国2.5%的增速,是我市工业行业中发展形势最好的行业之一。
B拓展空间的信息工业融合
“预计今年,中国零售类网货的交易规模将达到2300亿元以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成都网货交易会上如此称。于12月18日—20日在我市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第三届网交会,规模超过10万人,有近500家的中、小企业参展,来自淘宝网的采购团超过3万名。网交会上同时放出一条消息:成都拿到了阿里巴巴集团一亿美金的投资,建设“阿里巴巴西部基地”。[!--empirenews.page--]
作为阿里巴巴集团西部基地的定位,该集团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这里的投入,不仅要服务好当地的客户,还要辐射中西部,乃至全国的客户。整个上市公司有多个事业部,每一个事业部都把成都作为下一步投入和开发的一个重点,这些事业部相继会在成都扩大人员招聘,扩大服务的范围,甚至把中西部以外的一些服务和开发也放到成都来!
在此之前的7月8日,成都市经委与阿里巴巴(中国)公司正式签约:合作开展我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工程,并启动阿里巴巴网站“成都专区”门户,意在鼓励和帮助我市中、小企业利用成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开辟“第二战线”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竞争力。根据双方约定,此次启动的电子商务推进工程中,市中、小企业局将安排专项资金,计划对首次使用阿里巴巴“出口通”、“诚信通”业务的1200户企业进行约30%的费用补贴,吸引我市为数众多中小企业尝试现代网络技术的营销新方式,打破他们心目中电子商务高不可攀的错觉。
“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工业,或者工业现代化,只有当传统工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这个融合不应该仅仅是在生产环节,同时也应该在销售、服务环节,那么我们的传统工业也才真正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现代化’进程!”
这里的传统工业的转型,还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
“10多年前,从事电子信息和电子商务产业的只是几家‘国’字号的企业。”高新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在IC设计、芯片制造等产业中,成都虽然拥有众多科研院校,有研发基地和人才优势,但由于缺乏重大产业项目支撑,缺乏带动产业的龙头企业,产业发展互动效应不足,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拐点自英特尔公司2003年入驻成都开始。2003年8月,英特尔公司在对上海、苏州、深圳、西安、成都5个城市进行长达两年的考察和比较后,最终选择在成都建设芯片封装测试厂。引进了英特尔公司大型芯片封装测试工厂,带动了一大批知名集成电路企业聚集成都,使成都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引进了全球主流通讯企业,以及全球主流软件企业,使成都成为全国五大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打造国家级通信枢纽得到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支持,预计5年内,三大巨头将有近500亿元投资落地成都。
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以承载内需、承接产业转移为当前发展重点,成都正创造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优化产业承载环境。
近年来,成都在全市工业企业领域,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实现企业的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阿里巴巴入驻成都联手企业,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马云说,将在成都复制的“新阿里巴巴”,不仅阿里巴巴B2B要来,淘宝要来,支付宝要来,阿里投资也要来,“我们在西部是综合性的发展,我们希望到成都来,建立西部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则体现在重大项目推进顺利,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定位进一步深化。来自市经委的数据显示:
在重大项目方面,2009年重大项目共49项,1—10月实际完成投资128.5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4.77%,15个项目顺利实现投产,9个项目处于加紧建设之中。除了京东方之外,还包括:
成芯公司。8英寸芯片生产厂二期项目已于5月竣工,形成了月产5万片8英寸0.35—0.1微米IC芯片产能;1—10月出货超过6万片,实现销售收入979万美元。
富通光通信。光纤预制棒项目10月竣工,形成80吨/年光纤预制棒、320万芯公里/年光纤产能。
天威硅业。3000吨/年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8月底竣工点火,目前正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天威新能源。光伏产业项目一期于3月竣工,4月试产,产能快速提升,10月份产量为9.52MW,实现100MW/年电池生产能力。
成都天马微电子4.5代TFT—LCD、成都虹视等正加快建设。
国内首条0.5毫米超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中国建材4.5代液晶玻璃基板项目一期工程已于8月份正式开工。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成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正加快由传统电子工业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转型。2009年,成都市列入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的创新项目41个、技改项目43个。24个重大产业化项目顺利推进,逐渐显现出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集成电路制造、新型显示、光电光伏、LED照明、汽车电子、航空电子以及种类繁多的新型消费电子促使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聚集。
素有中国电子行业晴雨表之称的中国电子展(CEF),于8月份首次登陆成都,国际国内400余家企业参展,展位总数突破500个,成都天奥、亚光等近30家企业参展。10月,第十届西博会上:亚洲最大的计算机代工制造巨头富士康签约投资10亿美元设立成都产业基地,IT巨头思科与成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投资设立合作绿色实验室、展开智能城市合作项目,西门子全球IT运营中心项目签约落户成都高新区。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对于国际巨头的吸引力持续不减,国际国内产业地位初显。
C优化布局的辉煌发展前景
整个天府新城以100米以内的高层建筑作为城市背景,建成成都首个超高建筑组群;未来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域,建筑风格将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力争打造成与 “上海浦东新城”、“天津滨海新城”、“杭州钱江新城”、“广州珠江新城”齐名的新城……天府新城作为成都以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为主导的南部科技商务城,将重点发展信息服务、数字娱乐、商务、物流等产业。今后,这里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更是成都开放、时尚、国际、宜居的一座新城·天府新城城市建设将定位于“科技城南”、“商务城南”、“国际城南”、“时尚城南”、“宜居城南”五种“风味”。
依据规划,天府新城位于成都的科技商务中轴线——天府大道两侧,包括高新区南部园区的站南组团和大源组团,总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6000万平方米,就业人口60万人,其中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20万—30万人,总居住人口达60万人。[!--empirenews.page--]
“天府新城仅仅是我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具体缩影”,市经委工作人员介绍称,根据我市《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7年)》,高新区将是我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区域。
按照规划,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空间布局概括为“一个核心区、两条产业带和四个聚集区”。“一个核心区”,即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周边武侯区、锦江区、龙泉驿区和双流县的电子信息产业主体发展区。“两条产业带”,即分别是以成都高新区为主要聚集区,连接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都江堰市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带;以锦江区红星路沿线连接武侯区科技一条街沿线及音乐街区的数字创意及信息服务产业带。“四个聚集区”,即分别是以成都高新区(西区)为核心的集成电路聚集区、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的电子元器件聚集区、以双流航空港开发区和新津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光伏光电产业聚集区、以成都高新区(西区)为核心的平板显示聚集区。
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12年,在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领域的价值链高端环节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以信息服务市场为主线,以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以电子信息产品与集成电路制造为基础,技术创新与信息技术改造有机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体系,实现年销售收入299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0%,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带动成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战略性、先导型支柱产业。到2017年,把成都打造成为世界软件名城、全国一流的信息服务业基地和中西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强市。
据介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实施,龙头引领的趋势正在形成,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但是,“各个子产业内部、各个子产业之间相互借力、合作共赢的机制仍然欠缺;企业技术创新及技术改造的源动力不足,对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不强,高端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缺乏企业品牌和拳头产品”——根据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具体情况,下一步我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力推进。
加快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主要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过程中,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锁定了集成电路制造、新型显示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领域。随着英特尔上海工厂封装测试移至成都、成芯8英寸芯片代工业务拓展、京东方4.5代TFT—LCD实现量产等重大项目的落成,201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将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展现勃勃生机。
重点项目促进核心竞争力增强。2010年,将有21个重点技改项目、18个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竣工,同时,中国建材0.5毫米液晶玻璃基板项目的开工建设无疑将为成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注入新的血液。随着创新驱动良性循环的形成,产业将逐渐步入新一轮快速发展。
瞄准产业高端加快发展。2010年,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新要求,瞄准高端产业、高端产品,力争引进12英寸晶圆制造生产线,加快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前期工作,构筑和完善高端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