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市场高速增长 FPGA巨头调整重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编者按:有人称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后危机时代”,也有人认为经济形势仍然很严峻。国际FPGA巨头面对并不明朗的全球经济形势,将如何推动亚太地区和中国市场的扩张?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他们在亚太区有哪些新的布局?将采取哪些新的竞争策略?他们又如何看待FPGA产业发展趋势?本报特邀请FPGA业内主导企业畅谈公司亚太战略。
产品持续创新 下半年市场可期
Actel公司亚太区总经理 赖炫州
今年年初我们推出SmartFusion产品,下半年我们会持续积极推展这个产品,协助客户在该产品的设计上顺利应用。
就可编程逻辑的产业发展来看,整个市场还是在持续成长,尤其是中国的基础建设带来市场的持续成长。我们对今年下半年中国整体的产品需求与机会保持乐观的态度,中国内需市场的火红程度不言而喻,整体市场依然呈现持续的开发及成长。
爱特(Actel)的产品将沿着“快闪+FPGA+可编程模拟模块”的平台不断发展下去,低功耗则是爱特产品的核心价值。爱特的设计工具增加了针对功耗优化的选项,让设计工程师根据需要来对性能和功耗进行平衡;在硬件设计中,我们可以对Flash进行开关控制设计,优化芯片的动态功耗。
持续推陈出新
在今年年初推出SmartFusion产品后,第一季度我们着重与主要客户进行了一连串的合作及设计开发,极力向工程师社群推展,这一季我们已经对主要的客户开始出货,我们更会对主力的目标市场和客户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及IP来应用。下半年我们会持续积极推展这个产品,着重在主要的目标市场及重要的客户,协助他们在产品的设计上顺利应用!
一直以来,我们公司的规划着重于中长期的耕耘,今年年初在推出SmartFusion新产品后,将针对亚太区的客户提供产品的设计及集成更好的解决方案,因此下半年将持续地推广SmartFusion。除了先前在亚洲巡回的公开研讨会外,未来会着重开展主要客户及技术人员的产品训练,提供更多的SmartFusion解决方案及IP的应用。
当然,有人会问SmartFusion的目标市场会否与32位MCU构成直接竞争?对于那些需要将更多外部IP进行片上整合、更多的系统设计弹性、更低功耗以及更高保密性的高端客户而言,SmartFusion是更好的选择,爱特的设计工具提供了丰富的逻辑选项来帮助工程师定义产品,加上对ARM等处理器内核的支持,MCU设计者也很容易移植他们的设计。我们从去年9月开始就同客户一起针对不同应用进行方案的开发,到目前芯片已正式量产,所有开发工具(图形化)、评估板都已配套。
集成处理器IP核大势所趋
过去FPGA产品已或多或少会集成处理器IP核,以提升效能,并可弥补ASIC/ASSP的不足,但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附加价值,则是各家厂商思考的重点。因此爱特FPGA集成的处理器即等同于MCU硬件,除了使FPGA效能可更上一层楼外,采用单个的FPGA即可取代ASIC/ASSP外挂一颗FPGA的架构,在总体物料清单(BOM)成本上,也降低不少。
我们也注意到FPGA厂商选择与ARM合作。至于FPGA厂商为何不约而同选择与ARM合作,而非采用8051或其他IP核架构,我认为目前亚洲地区不但是FPGA设计要地,而且亚洲地区也是为代工集中区域,对于ARM的IP架构已有相当程度熟悉,ARM的IP市场占有率也相对最高,因此集成FPGA不会增加工程师的设计负担,FPGA厂商自然采用ARM的IP产品。虽然工程师对于8051架构也相当上手,不过受限于效能,以及x86架构已非主流,因而摒除8051架构。
另外,ARM IP产品具备的低功耗特色,也是其中一个考量。亚洲厂商对于产品的耗电量相当敏感,Cortex-M3即主打低功耗,再加上效能具备一定水准,可符合客户需求,因此爱特自Fusion产品即集成ARM Cortex-M1内核,新一代的SmartFusio则是采用Cortex-M3内核。
开发重心移至亚洲
随着IC线宽的缩小和FPGA出货量的增大,设计与代工的沟通显得日益重要。而全球主要代工企业集中在亚太地区,基于此,目前本公司的开发重心已经部分移转到亚洲地区来,去年我们已经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把接近客户的产品软体开发放到亚洲来;而针对中国地区客户的技术和支持,我们将在深圳及成都增加工程技术人员,以提供更好的在地化服务给我们的客户。
虽然FPGA工艺节点现在已经演进到40nm甚至是22nm了,但就硅材料工艺而言,130nm(SmartFusion器件采用130nm工艺)是性能和功耗平衡的最佳节点,毕竟漏电问题带来的功耗上的挑战一直是深亚微米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爱特将研发更多深亚微米的产品,但对功耗和性能的平衡一直是我们首要考虑的,也因此,爱特的产品一直关注在那些不需要太多复杂逻辑而是需要更多功能整合的应用领域。
扩大工控消费电子市场占有率
对于今年下半年中国的产品市场走势及规划,Actel对今年下半年中国整体的产品需求与机会保持乐观的看法,Actel认为中国内需市场的火红程度不言而喻,整体市场依然呈现持续的开发及成长。Actel将秉持安全性、高可靠度及低功耗产品的产品优势持续地开发,并针对工业控制、游戏领域及消费性产品,以扩大其市场占有率,Actel期望与中国市场一同成长茁壮。另外,Actel在三网融合市场推出创新产品及应用,尤其是SmartFusion在Analog、PLD、MCU集合单芯片的应用,必定会更符合新的商业机会需求,未来我们会发展更新的解决方案及IP,以便能提供先进的技术及在地化的服务支持。
拓展新兴市场 今年主打28nm
Altera公司亚太区高级市场经理 罗嘉鸾
2010年2月,我们最先在FPGA行业发布了28nm工艺节点实施的创新技术,4月份推出了Stratix V FPGA更详细的产品公告。接下来将按既定计划推广28nm产品。
我们正处于非常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过去的2到3个季度中,半导体行业经历了强劲的复苏。另一方面,人们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时仍然非常谨慎。然而,对于Altera,在未来发展机会面前,我们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如果全球和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那么,我们很容易从中获益。
挖潜中国市场
几年前,Altera管理层做出了大量投入研发的战略决定,使我们能够站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我们非常成功地实现了40nm系列产品以及相关的IP和解决方案。我们率先将40nm工艺技术带入FPGA行业,帮助用户充分发挥了高性能(11.3 Gbps收发器)和低功耗优势。目前,我们的40nm产品大部分已经投产,为用户提供成本、功耗和性能都是最好的产品。在过去2到3年65nm和40nm产品成功设计的基础上,很多这类工程现在开始进入量产,我们的业务增长非常迅速。也就是说这类投入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中国3G的部署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至少在今后几个季度中仍然会为Altera带来很好的回报。中国在通信领域有很强的需求,此外,我们还发现亚太地区的很多领域都有强劲的增长,例如,安全监控、医疗设备、消费类、测试测量等。以安全监控为例,我们很早就认为这将是备受关注的领域,中国政府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很多市场领域都需要将监控系统更新到基于IP的高清晰图像。我们与Apical、Aptina&Altasens等合作伙伴一起为用户推出了全面的WDR方案,这些用户非常清楚可编程逻辑解决方案的价值所在。用户在这类解决方案上有非常积极的反馈,预计在今后2年~3年就会有很好的回报。
2010年,中国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开展阶段,通信基础设备一直需要大量的FPGA,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Altera持续增长的下一领域将是广播行业。在实施三网融合计划之前,视频信号还是要链接到RF调制器。但是,三网融合过程中,新系统需要同时处理语音、视频和数据。越来越多的高清和3D内容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导致系统带宽和处理能力需求呈指数增长。Altera在历史上一直为Direct RF(GSM、LTE、WiMAX、CDMA,等)、调制解调器(FEC、RS、调制、RRC等)等领域设计通信解决方案,在FPGA行业中保持了技术领先优势,我们有能力为感兴趣的用户提供高密度EdgeQAM解决方案。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推出了8通道EdgeQAM解决方案,正在完善更复杂、功能更强大的版本,在今后几个月中,业界会了解到更详细的信息。
按计划推广28nm产品
我们重视在收发器等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以更好的信号完整性提供更大的带宽,采用嵌入式Hardcopy模块来提高器件密度和性能,通过部分重新配置功能无缝实现软硬件,我们认为Stratix V、Hardcopy V以及28nm其他系列产品将继续为我们带来巨大的商机。从一些已经知道的市场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收益和市场份额都有增长,我们对目前的28nm系列产品充满信心,在目前的发展趋势下,我们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领先于竞争FPGA供应商以及其他ASSP和ASIC供应商。
在Altera公布了28nm产品的相关信息后,中国客户对我们发布的新特性非常感兴趣,包括28Gbps收发器支持、部分重新配置功能、嵌入式Hardcopy模块,以及今后将采用的新体系结构,它优化了DSP模块和内核逻辑。例如,Altera长时期以来一直提供质量优异的嵌入式收发器,结合对DSP和逻辑架构的优化,用户能够在我们的FPGA上设计开发带宽更大的系统,从而满足性能需求。此外,我们还在芯片系统这一发展方向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部分重新配置和嵌入式HC模块这些创新技术支持用户在FPGA中扩展更多的功能,使用更小的器件,降低成本和功耗。
预计第三季度仍有适度增长
经历了2010年前两个季度的强劲增长后,预计第三季度仍然会有适度增长。2010年将是业界很多企业创纪录的一年。在产品和技术开发方面,2010年下半年,我们会继续执行既定规划,推出28nm产品线。由于三网融合的推进,Altera认为广播市场将会为Altera带来一些新的应用或机遇,例如,在传输网络方面增加投入来扩展现有网络的带宽,以满足视频内容的带宽要求,同时对播音室和头端传输广播设备的升级,以满足更高清晰度内容的需求。广播设备对于FPGA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应用,因为其用量不大,对客户多差异化也有一定的要求。
把握中国市场脉动 支持本土设计创新
赛灵思公司亚太区销售与市场副总裁 杨飞
为客户提供目标设计平台以及与ARM合作推出面向嵌入式应用的可扩展式处理平台是我们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的两大策略。在亚太区,我们也紧跟这两项策略。
随着工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FPGA正进入越来越多传统上只有ASSP和ASIC才能进入的领域。赛灵思将在IP、开发工具、加速产品面市、资金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对中国企业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包括支持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等标准的实施。
拓宽应用领域
集成电路工艺沿着“摩尔定律”稳步提升,可编程逻辑器件也日益展示出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由于工艺复杂程度加深,ASIC(专用集成电路)和ASSP(标准器件)无论在投资回收期、总体成本、上市周期还是器件灵活性等诸多方面都显出颓势;而FPGA的性能、容量、功耗和成本等许多指标却在迅速提升,尤其是赛灵思7系列FPGA的推出,更是突破了FPGA的功耗瓶颈,使得FPGA突破应用局限,其优势在各个应用领域快速渗透。很多客户表示:“只要一种产品能用FPGA实现,我们就一定会选择FPGA。”
事实上,能用FPGA来实现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通信设备、工业控制、航天等应用领域之外,FPGA也大量应用在成本敏感型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中。产品开发成本、上市时间对于厂商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消费类电子产品,提早一天上市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而FPGA与生俱来的灵活性恰恰迎合了缩短上市周期的需求,这也是目前FPGA应用大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平板电视、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正在大量使用FPGA。
契合中国特色
亚太区尤其是中国电子市场正在迅速发展,中国的集成电路市场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我们看到,中国本土企业成长非常迅速,在通信、计算机、医疗设备、视频监控等领域甚至有一些企业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公司。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也把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而且这一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所有这些因素都给可编程逻辑器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我们的FPGA市场能在中国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
从全球范围来看,更多的中国企业目前还在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与那些国际巨头相比,他们更注重迎合市场需求。因此,中国企业对于提高设计灵活性的愿望比欧美企业更为迫切。另外,“缩短设计周期”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共同的呼声,而在中国,这一理念则被推到了极致。
中国企业在接受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的设计方法上也表现得更为积极。中国企业采用新技术的进程比欧美企业滞后,处于追赶欧美新技术的地位。而在过去两年,这种现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限的研发预算、降低成本和对高性能追求的矛盾,加上中国企业在技术、人才和资源储备能力上的提高,中国企业目前在接纳新技术方面的参与已经可以做到与欧美企业同步,我们的一些中国客户在40纳米节点上绝对不落后于欧美企业,中国企业也乐于尝试新的设计方法。
追求深度合作
如今,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在起跑阶段确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力求在产品定义的初期就拥有话语权。对赛灵思而言,我们也更加重视中国客户的意见,在对产品进行定义的时候就跟中国客户进行深入的沟通。毋庸置疑,中国企业在我们的产品定义过程中已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如此,我们在工作中也能深刻体会到中国企业的这种进步。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中国企业参与的深度和投入的资源与几年前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不仅委派专门的团队跟我们进行很深入的沟通,而且我们探讨的内容也非常深入,涉及系统设计、产品工艺、芯片封装等很多技术细节。中国企业不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我们提供的产品,这也促使我们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模式发生了变化。
当然,中国企业也面临挑战。由于他们正在经历着快速发展的阶段,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而一些工程师的经验却有所欠缺;同时,一些企业开始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也给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赛灵思积极地与全国各地的高校进行合作,以帮助中国工程师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继续推动客户缩短设计周期
为客户提供目标设计平台(TDP)以及与ARM公司合作推出面向嵌入式应用的可扩展式处理平台是赛灵思公司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的两大策略。在亚太区,我们也紧跟这两项策略,帮助客户降低研发成本、缩短设计周期。中国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也给赛灵思FPGA带来机会。与ASIC企业不同,赛灵思FPGA致力于给客户提供一个设计平台,中国客户基于赛灵思的FPGA平台可以设计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中国企业也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之上实现打造产品差异化、取得竞争优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