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萨开发出在逻辑LSI中混载DRAM的技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瑞萨电子开发出了利用与标准CMOS工艺相近的方法在逻辑LSI中混载DRAM的技术。该项技术面向28nm工艺以后的产品,瑞萨电子将把该工艺的SoC(System on a Chip)生产全面委托给代工企业。
瑞萨电子计划通过该项技术,把由外部供应商面向代工企业的标准CMOS工艺而开发的IP内核,与DRAM一起配备在SoC中。原因是该技术将成为开发负担越来越重的尖端工艺SoC的“短时间低成本开发方法”(瑞萨电子技术开发总部先行研究统括部长渡边启仁)。瑞萨在2010年12月于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国际会议“IEDM 2010”上公布了该项技术的详细情况。
为实现DRAM混载LSI,迄今需要特殊的制造技术。原因是原来难以在晶体管层和布线层中嵌入DRAM的电容器,需要嵌入电容器的二氧化硅(SiO2)层。具体方法是在晶体管层的上面积层SiO2层并嵌入电容器,然后在其上面设置布线层。
据瑞萨介绍,迄今由于存在该SiO2层,很难与逻辑LSI一样以标准CMOS工艺来制造DRAM混载LSI,制造技术和电路设计的大部分“均采用自主标准”(渡边)。由于难以沿用面向标准CMOS工艺开发的IP内核,所以SoC开发时间的延长和开发成本的增加就无法避免。
因此,瑞萨此次开发出了在布线层的低介电率(low-k)膜中嵌入电容器的方法。由此可以无需SiO2层,并通过与标准CMOS工艺几乎相同的工艺来混载DRAM。基本上,只需在逻辑LSI的布线工艺中追加嵌入电容器这一工艺即可。
该方法与原方法相比,可以轻松支持DRAM混载LSI实现细微化。原因是新方法无需使用旁路连接器(Bypass Contact),由此可以减少寄生电阻和寄生电容。旁路连接器是为了连接逻辑LSI用晶体管和布线层,穿过SiO2层而设置的金属线缆。在28nm以后工艺中,很可能会由于起因于旁路连接器寄生电阻和寄生电容的信号延迟,而导致LSI的处理性能下降。
在low-k膜中嵌入电容器时,存在几个技术课题。最大课题是在low-k膜上开孔、然后通过CVD法嵌入电容器时,金属电极用原料气会扩散到多孔质low-k膜中。这样一来,low-k膜的绝缘破坏强度就会降低。
采用CVD法形成TiN膜时,如果金属原料气扩散到多孔质low-k膜中,容易使绝缘破坏强度发生劣化。此次,使尺寸较大的有机Ti分子在未分解的状态下吸附在多孔质low-k膜上,从而防止了该现象。图表由本网站根据瑞萨电子的发布资料制作而成。
瑞萨此次对电容器下部电极中使用的TiN膜的成膜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克服了该课题。具体方法是,使尺寸比多孔质low-k膜上的空孔还要大的有机 Ti分子,在未分解的情况下吸附在多孔质low-k膜表面上。如果通过这个有机Ti分子的氮化反应来使TiN膜成膜,那么包含Ti在内的原料气就不会扩散到多孔质low-k膜中。
此次方法的通用性较高,还有望推广到在逻辑LSI中混载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技术中。例如,可以通过将DRAM用电容器替换为TMR(通道磁阻)元件来混载M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