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拆分传闻?手机芯片市场下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高通传来拆分传闻。高通2015财年(注意是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高通第三季度营收为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8亿美元下滑14%;净利润为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2亿美元下滑47%。高通还预计第四财季的营收和利润也可能低于分析师预估。
高通还宣布了一项重组计划,称其将考虑改革公司结构和削减14亿美元支出,并裁减15%全职员工。业内在传高通将屈服于投资人需求分拆芯片业务,正在进行战略评估。
无独有偶,高通的最大对手联发科近日也公布了2015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第二季度联发科营收470.44亿元(新台币,下同,约合人民币92亿元),相比上一季度(环比)下滑1%。净利润63.77亿元(约合人民币12.5亿元),相比上一季度下滑12.1%。
2015年,高通和联发科都有了麻烦。而就在一年前,这两家公司还是一副蒸蒸日上的样子,利润率与增长率都令人欣喜,为何市场转变的如此之快,手机芯片厂商未来会走下坡路吗?
一、其兴也勃焉
智能手机的历史很长了,可以追溯到90年代,但是智能手机普及却是iPhone之后的事情,智能手机芯片厂商热闹也就是最近两年。
在智能手机兴起之前,MTK是一家做功能手机芯片做的很出色的公司,MT62XX芯片的性价比和稳定性都很好,交钥匙的解决方案,更是受到客户欢迎。但是在功能手机转智能手机的时候,MTK走了弯路。
在操作系统不明朗的时候,MTK押错了WM的宝,白白损失了几年,到了MT6577才算是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站稳了脚跟,到了MT6589开始逆袭高通,一直到今天。
而高通的崛起更晚,高通初期是不做芯片的,打专利官司吃饭。功能机时代,高通曾经试图在CDMA平台推出芯片解决方案,但是没人理睬。也是到了智能手机时代,特别是3G、4G智能手机时代,高通专利,芯片一把抓,在短短几年崛起成为芯片巨头。
鼎盛时期,各家的旗舰手机都是高通的解决方案,传统的博通、TI等大佬都被高通挤出了市场,至今高通市场占有率依然是第一位。
但是,从时间角度看,高通也好,MTK也好,大红大紫最早也得从2011年算起,至今不过4-5年而已。领跑的时间并不长。
二、门槛的降低
通常来说,我们总是把芯片与高科技联系起来。能设计、制造芯片的公司都是高科技公司。智能手机处理器这种包含通讯的芯片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随着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兴起,产业链的成熟,芯片行业的高科技面具正在被剥落。
中国厂商本来在2G时代,就已经有了展讯、锐迪科这些厂商,到了3G时代之后,中国厂商发现只要舍得花钱,购买ARM的授权,自己设计,找台积电或者中芯国际代工,制造出自己的智能手机芯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如果你不需要通讯,瑞芯微、全志做的芯片性价比非常好,如果你需要通讯,展讯、联芯也能满足要求,还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华为海思。
拼性价比,高通的低端芯片并不比联芯好,而比性能比规格,海思麒麟也非常强大。
智能手机芯片的门槛越来越低,能够进入的厂商越来越多,行业的高利润也就难以保持。高通和MTK优势地位确立只有短短几年,而这就意味着对手追赶超越也只需要短短几年,高通和MTK有了对手。
三、垂直整合的问题
设计芯片的门槛降低是一回事,更大的麻烦是芯片与手机的垂直整合。
手机行业本来分工是很明确的,芯片公司做芯片,方案公司做方案,手机厂商做集成。从功能手机时代的晚期到智能手机的初期一直是这样的。但是,随着手机市场的品牌集中,这个趋势悄悄在变。
原本,只有三星一家搞大规模的垂直整合。三星手机用三星的芯片,三星的屏幕,三星的内存闪存。而现在市场占有率高的厂商都在涉足芯片。
原本三星只有应用处理器,现在三星已经逐渐开始搞基带处理器,做自己的SOC。
苹果以前是不做处理器的,用三星的应用处理器,英飞凌的基带。而现在苹果自己设计应用处理器,用高通的基带。
华为以前是没有处理器的,它是MTK和高通的客户,而现在华为全线产品都是华为海思,采用高通和MTK的产品越来越少。
甚至小米都与联芯合作,买ARM的授权,挖来高通中国的王翔总,准备做自己的芯片。
市场越集中,手机品牌越少,剩下来的厂商都是有规模的,能够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能够自己做手机芯片,来保持竞争优势或者制造差异化。而独立的智能手机芯片厂商日子就会越来越难过。
四、趋势不可避免,另辟蹊径才是王道
从智能手机的大格局看,欧美智能手机已经饱和,中国市场也到了平台期,亚非拉还有增长空间。但是随着手机品牌的缩减,芯片垂直整合会是趋势。
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发展的速度慢下来,各个手机厂商自己搞芯片。独立的芯片厂商走下坡路也就不可避免了。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会有反复,但是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好日子已经过去,手机芯片厂商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也许是汽车,也许是智能家居,也许是穿戴式设备,也许是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