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在中国高飞 还差一个联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集成电路产业:团结就是力量
知识产权积累不足、企业支付的专利许可费不断升高、遇到专利诉讼常常孤军奋战、在对外专利谈判中缺乏和国外企业平起平坐的底气……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企业一边为产业的高速发展而欣喜,一边为接踵而至的知识产权问题而忧心。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应运而生。该联盟的成立,有利于促进联盟成员资源共享,提升集成电路产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通过组织和代表联盟成员参与国际对话,进而参与集成电路产业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与此同时,有专家也指出,成功运作一个联盟并不容易,如何在全球视野下成功运作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成立联盟破解发展瓶颈
据了解,集成电路产业技术集成度高,知识产权密集,产品需要互联互通,但行业内的知识产权所有人比较分散。加上我国企业在集成电路方面创新起步较晚,专利积累相对较少,企业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面临较大的知识产权风险,如何系统解决集成电路产业的专利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
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牵头发起成立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意在吸引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事业单位,通过对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的整合与管理,解决制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问题,引领和带动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运用,在做大做强优势企业的同时,注重对下游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为其发展扫清障碍。
“联盟成立之后,将在3个方面集中发力:一是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风险防御体系,为集成电路在全球拓展市场提供保障;二是进行资产管理,推动形成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补充的知识产权创新和管理体系;三是进行资产运营,即在把握风险并储备和布局优质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加强知识产权资产运营,推动知识产权提质增效,提高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溢价。”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秘书长杨晓丽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凝聚力量助推产业发展
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创始成员有52家,覆盖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相关装备和材料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相关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互联网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下称微电子所)是联盟创始成员之一。该所集成电路先导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朱慧珑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目前,中国科学院正在加大力度推进和开展集成电路专利许可、转让等专利运营工作,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的成立有助于密切中国科学院与产业界联系,为开展专利运营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同时也为联盟企业间搭建了技术交流、学习与合作的平台,为更好地应对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夯实基础。
“成立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对企业来讲最大的益处就是可根据广大企业的需求,研究制定相关专利许可费率的参考性标准,给企业增加谈判的筹码,避免谈判的盲目性。”小米科技公司法务总监张亮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
在采访中,多名专家都表示,该联盟的成立,有利于促进联盟成员资源共享,提升集成电路产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通过组织和代表联盟成员参与国际对话,进而参与集成电路产业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宋柳平也认为,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的成立非常具有价值,比如,促进集成电路领域知识产权交易,营造尊重知识产权、为使用专利付费的氛围。但他同时认为,联盟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要想把众多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组成的联盟运作得非常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当前贸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用全球化的视野来开展工作,如何通过运营使联盟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是联盟需要着力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宋柳平表示。
据了解,2016年,联盟将成立工作组,建设集成电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展开集成电路协同推进行动,启动联盟与财政资金、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的对接,助推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