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或将拯救中国IC行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中兴遭受制裁后,有消息称美国商务部开始着手对华为进行调查。就在此时,有人声称海思能使华为不受制裁影响,或称中兴微电子要加速成为第二个海思。
但实际上,即便是华为,面对美国制裁且被严格执行后,其结局必然是和中兴一样的下场——一两年之内轰然倒塌。
虽然华为海思麒麟芯片在华为逆天的营销能力下被国人熟知,甚至被贴上了“中国芯的希望之光”的标签,但恐怕是过誉了。实际上,除手机芯片外,一些海思能做的产品,中兴微电子也能做。而且华为的设备和中兴一样,99%依赖美国供应商。即便是最负盛名的海思麒麟芯片,也依旧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现实——以麒麟950为例,该芯片CPU核是购买自ARM的Cortex-A72和A53,GPU核是购买自ARM的Mali-T880,由台积电代工,可以说,除了基带在爱立信的基础上改进,和“自主”有那么一丁点关系以外,其余部分很难和自主技术划等号。
另外,海思在过去出售的所有手机芯片,没有一片芯片的CPU核是自主设计的,全部是购买自ARM——K3购买的是ARM11,K3V2是购买ARM Cortex-A9,麒麟92x是购买ARM Cortex-A15和A7,麒麟93x是购买ARM Cortex-A53……可以说,ARM更新一代产品,海思才能购买IP核授权,更新自己的手机芯片。而ARM在西方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将会是与美国政府保持步调一致,参与制裁的一员。而中兴、华为大量采购美国电子器件,某种意义上就是拿美国电子器件做组装的整机厂,不掌握核心技术。
某篇流传甚广的网文宣称破局的关键、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让华为这样的民间资本来做主导。其实,中国从来就没有对私人资本做IC有过限制——没人限制柳传志不能设计CPU,没人限制马云不能造光刻机,没人限制马化腾研发FPGA,没人限制李彦宏不能做GPU和神经网络芯片,没人限制王健林不能开晶圆厂。但资本逐利,像集成电路这种技术门槛高、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项目,私人资本根本就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相对而言,玩互联网金融、开银行、搞场外配资、金融衍生品交易、房地产开发等等更具吸引力。
很多评论家开口闭口“引入民营资本”,仿佛任何领域只要引入私人资本就能一片坦途,这种观点是非常幼稚而可笑的——从实践上看,在技术进步和后发产业赶超方面,私人资本不会比国有资本做的更好,中国目前真正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大多数是国企。
另外,所谓“引入民营资本”,鼓吹者并非是想发展产业,而是着眼于“引入民营资本”将国有财产私有化,具体来说,当年社会舆论对高铁口诛笔伐,要打破垄断,但在铁老大成为历史,铁路建设对社会资本开放后,私人资本却根本不愿意投资建铁路,且对赔钱的客运不屑一顾,却对私有化现有高铁线路无比热衷,对私有化真正能赚钱的货运铁路费尽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