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代工业为他人作嫁衣 品牌创新遇绊脚石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1月5日(记者MichaelGold)-台湾很多公司为苹果等竞争品牌代工各种零配件,在设计和生产代工领域成绩傲人,但这却让这些本地企业推出成功的自有消费品牌上变得难上加难。
宏达电(HTC)(2498.TW:行情)行销长何永生称,对于该公司而言,从原厂委托设计制造商(ODM)转型为品牌企业,营销和信息传递这一块一直都是挑战。
“作为ODM,要做的事很简单,把产品付运给经营方后,工作就算完成了,”他在一次采访中说。“作为企业,我们决定成为一个品牌……从而打开了一整个全新的领域。”
台湾的大多数制造企业由上一代人创建,拥有很高的效率和技术实力,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出身工程师或商人,控制成本是他们经营企业的王道。他们生产的电子产品变得更快、更便捷、功能集成更为密集,但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吸引顾客的忠诚度,即使在这些ODM企业决定转型为品牌后,情况依然如此。
许多观点认为,这些台湾企业过去的成功,往好里说是逐渐积累的成果,往坏里说不过是巧合而已。
2000年代末,以华硕电脑为先锋的小型笔记本电脑一度十分受宠,成为随后苹果推出平板电脑的垫脚石。类似的是,宏达电早期在采用谷歌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市场红透半边天,也被视为遇到好时机而已:该公司是首个推出iPhone替代品的企业。
如今,随着代工设计及制造业务向成本较低且人才充裕的大陆和其他市场转移,台湾创新产业向产业链上游的进取陷入停滞。
“台湾的老板们没有真正懂得如何能根据感情价值让产品更具吸引力,”前宏基工业设计师、宏达电设计顾问AlbertChen说。他还将台湾的产品创作过程与三星进行对比。在三星的产品创作过程中,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当我去看不同展览时,不论是电子品、设计还是消费品展览,很难看到台湾的设计师、开发商或产品规划师出席,只能看到高管,”AlbertChen说。
“他们精通商业策略,但这不是创作好产品的方式。”
对于台湾及台湾的诸多企业而言,打破推出品牌难的唯一办法就是对产品创新进行深度且持之以恒的投资。苹果在乔布斯时代,长达数十年的对产品创新进行投资。
行业专家称,从软硬件到广告再到销售店铺,紧握产品的完整用户体验链条则尤为重要。
比如苹果,自行设计了产品所采用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并拥有出色的专卖店。三星则拥有对产业链的强大控制,且传统上是终端产品提供商,在消费者中拥有了不错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