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EDA > 电子设计自动化
[导读]《纽约时报》几天前发了一篇针对台湾科技业的报导,题目是〈台湾晶圆产业为科技世界带来力量,如今却挣扎求生(Taiwan Chip Industry Powers the Tech World, but Struggles for Status )〉。纽约时报记者访问日月光营

《纽约时报》几天前发了一篇针对台湾科技业的报导,题目是〈台湾晶圆产业为科技世界带来力量,如今却挣扎求生(Taiwan Chip Industry Powers the Tech World, but Struggles for Status )〉。

纽约时报记者访问日月光营运长吴田玉。日月光面临的经营问题就是科技厂面临的难题 -- 许多优秀年轻人不愿意投入台湾的世界级晶圆产业。吴田玉说,当下很多年轻人在问,“为何要投入晶圆代工业呢?毕竟 Google、Facebook、Apple 等公司待遇好多了。”

纽约时报是这样描述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拥有2,300万人口的台湾,是世界最大的晶片制造地,根据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报告,光是去年晶片制造业就带来 630 亿美元营收,占了全球晶片总营收的五分之一以上。台湾制造的晶片是全球许多电脑、智能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的重要零件。即使在全球景气下滑的近几年,营收还是有不错的表现,根据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估计,今年台湾半导体产业总收入预计会增加到 1.87 万亿台币,比 2012 年成长 14%。

针对台湾半导体业遭遇到的问题以及年轻人不愿加入的原因 ,台湾科技博客TechOrange 的张育宁和卢恩广对此进行了分析:

在台湾,25到35岁左右的职场中坚份子,最想做的工作是什么?

这是我们身边朋友的例子。

台湾的科技产业,只风光了一个世代就无力后继

国立大学文科硕士学位,想要安稳的工作环境,决定到竹科工作,五年内换了三家中型科技厂,做的都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过了股票分红的黄金年代,薪水不高不低,只是没有“小时候”想像的靠分红买房安家的圆满结局。公司裡手上有股票的“前新贵们”步入壮年,有的离婚有的家人分居两地、有的不好不坏就是担心手上的股票一天天贬值。

每天下班回到租赁套房,就是上网看美国影集,週末回到城市和朋友吃餐厅,并在 FB 打卡让生活看起来丰富一点。对产业发展和工作前景有点无奈,想要转换跑道,但不知道要换去哪。

偶尔跟同学闲聊,听到某个年轻优秀学弟去了新加坡工作有些羡慕,回头想想自己,还单身,出国工作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已经 35 岁,要再从头拚一次,很难提得起劲。最想去的其实是台积电,“如果我是这么冲的人,当初怎么会来竹科?”说得也有道理。

另一对壮年夫妻,一样从竹科科技厂出来,有幸赶上“股票分红”最后一个黄金阶段。两个人都在“前”名牌科技厂领了几年股票,在该卖的时候都先卖掉,不致于优渥无虞,但比起很多同事已经算是“出场时机”抓得准。然后,他们出乎所有亲友意料之外,决定创业。

从硬件厂的老本行出发,找了软件人一起做软硬整合的事业。公司开张半年,烧掉好几张股票,年轻岁月和健康体魄换来的卖肝钱不是不会心疼,不过他们说,“大家都不出来做新东西,都只想要独善其身,看看韩国这几年的样子,我们要怎么给下一代交代?”语气一点都不激昂,不过表情非常严肃。

另一个才 22 岁,大学理工科四年级,三个大学暑假从来都没闲着,大陆、美国、英国、新加坡到处跑,不是旅游而是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外交营、创业营、交换学生,他说自己算是同学里面胆子比较大、比较活跃的(当然也是相对有资源的),每天逼着自己拓展视野“探机会”,很怕自己被淘汰,“不赶快找机会,难道要延毕然后念研究所到 30 岁,还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吗?搞不好到时候卖鸡排跟现在满街小黄一样竞争,硕士鸡排噱头毕竟不比博士鸡排炫。”说得很酸,却很真实。

众生相,三个例子不能代表全部。不过,我们很难不承认,台湾从年轻世代到中壮年世代都一样,面对就业选择和职涯发展,心境和我们邻近的中国大陆、韩国与东南亚市场截然不同。台湾靠半导体起家,只风光了一个世代就无力后继,科技产业环境就业结构,的确出了很大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加入?

原因在于,许多半导体公司的获利不断下降,甚至赔本。而在硅谷的 Google、Apple 等科技公司,却可以因为半导体产业的不断创新,帮助他们生产更有创意、进步产品,而赚进大把大把的钞票。吴田玉说:“我们在锻铁房里挥汗如雨的工作,却是其他人帮我们收割、获利。”而其他业界相关人士,也都跟吴田玉有相同看法,认为产业界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当前环境下获取更多利润?

挥汗在“摩尔定律”下冲制程效率优势,但是,根据专家说法,半导体制程在技术上很难再有所突破。只靠这一式闯天下,台湾科技产业自然愈来愈捉襟见肘。

危机就是转机,晶片厂纷纷想新技术、新合作模式

纽约时报访问法国里昂谘公司 Yole Développement 的策略分析师 Pascal Viaud :“所有人迟早都会面临这个问题,这个产业需要创新,以注入新的价值与活力。半导体产业的技术瓶颈不是台湾独有的问题,问题是,台湾业者有没有办法找到新的路。”

半导体制造的新路之一是生产 3D 晶片,以一层一层向上堆迭晶体管的方式制造。台湾的劲敌南韩已经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三星电子今年夏季时就宣布,将大量生产 3D 晶片,用于手机的快闪记忆体中。3D 技术虽然可以提升效率、减低成本;不过也拉高成本与复杂度,但这些新的商业模式都还没有定论。

例如,三星与英特尔的作法是,採取一站到位的服务模式,将设计、制造、组装晶片集合成套,再销售给设计、组装手机、相机等产品的公司。这个方式的名称为整合元件制造、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s),为大企业提供规模经济与专业技术优势,以因应当前的产业结构挑战。

另一个办法则是更为专业化分工,各家公司负责不同生产阶段,例如,日月光公司负责组装与测试其他公司制造的晶片。支持这个方式的人认为,电子厂商比较喜欢专业的半导体制造商;四年前,加州晶片制造商 Global Foundries (前身是超微 AMD 的制造部门)的全球营运长曾说:“I.D.M 模式将不复存在!”

当全世界的半导体商正在烦恼产业出路时,对台湾而言,问题有更大迫切性,因为半导体产业对台湾大、重要但是却很分散。就在国际间许多产业龙头结合时,台湾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比较明显的调整,是半导体代工龙头台积电增加了晶片包装服务,而第二大的联电也宣布与 IBM 合作研发新技术。

有些业内高阶经理人对媒体说,其实不需要对半导体这个产业担忧。与其羡慕苹果、三星等高获利公司,晶圆制造厂不如试着在汽车、健康等领域开发新市场。台积电技术长孙元成这样对《纽约时报》说:“是时候创新了!如果大家不合作创新,永远没有办法退休。”

老一辈苦于无法退休,年轻一辈的难题更大,他们看不到未来。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