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仍未达成进口替代“宏愿”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让我们看几个数据:
数据一:2012年中国IC市场总额高达8558.5亿元人民币(约合1362.8亿美元),占到同期全球2915.6亿美元半导体市场的46.7%,已成为全球最大集成电路应用市场。但是,同期即使包括IC设计、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在内的我国整个IC产业销售额仅为2158.4亿元,仅占市场需求的25.2%。也就是说,我国迄今为止约75%的IC市场被国外IC供应商占据,尤其是在高端微芯片(CPU、GPU、MCU和DSP等)、大容量存储器、汽车电子、通信芯片用SoC的标准专用集成电路(ASSP)以及模拟电路(高可靠性的ADC/DAC、大功率器件、传感器)等方面基本依赖进口。
数据二:在全球IC设计业,2012年美国排名第一的高通销售额达129.76亿美元,我国台湾地区排名第一的联发科销售额为33.95亿美元,而中国大 陆排名第一的海思半导体销售额为74.50亿元(约合11.92亿美元),仅为高通的9.2%,联发科的35.1%。
数据三:2003年我国IT产业产值为1.88万亿元,利润为750亿元,利润率为4.0%;2005年我国IT产业产值为3.84万亿元,利润为 1307亿元,利润率为3.4%;2009年我国IT产业产值为5.13万亿元,利润为1791亿元,利润率为3.0%;我国的IT产业发展很快,现在产 值已经超过10万亿元,利润率却是逐年降低。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虽经多年发展,仍未摆脱弱势格局,多年来一直追求的进口替代目标亦远未达成。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原因可能有点吊诡,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这些年来过于追求实现进口替代,以至于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理解上,过于简单、急于 求成,缺什么做什么,前些年的CPU、存储器,这些年的移动互联技术、传感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然而,集成电路强国的建立仅靠掌握一两项核心技术或一 两个产品突破是不管用的。只有真正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就像“两弹一星”时代我们的先辈建立起自主可控的工业体系一样,才是中国集成电路振兴的 时刻。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达成进口替代的“宏愿”。
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可以举一个例子。不知大家 注意到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没有:在电脑领域,做芯片的厂商比做整机的厂商挣钱,比如英特尔赢利能力就远非广达、富士康、联想可比;可是在移动终端领域,做 芯片的厂商却不如整机的厂商挣钱,比如苹果、谷歌的利润很高,而国内的展讯和瑞芯微电子,为了给它们提供芯片却争破了头。
为什么会这样 呢?事情的关键不在于企业位于产业链的上游或下游,也不在于一两项技术的掌握,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竞争的核心不再是掌控技术本身,而是能否控制产业生 态。所谓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说白了就是要争当“老大”,这样才可以设计出有利于自己的商业模式。每个产业体系的背后,都有各自的技术平台。
谁控制了技术平台的主导权,产业体系就由谁来控制。比如Wintel的“卖升级”,苹果的整机加苹果店,谷歌的搜索加广告。乔布斯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始终坚 持自成体系,坚持软硬件一体化,甚至拒绝了微软用Windows平台支持苹果,最终实现了比Wintel系统更好的用户体验。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 国IC产业受制于人、进口替代难以实现的局面,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才是根本。
要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最关键的是要建立起自 主可控的技术平台。一是基础硬件要能提供支撑。比如CPU、桥接芯片的自主掌控。计算机主板是以桥接芯片为中心,CPU也是桥接芯片的外围部件。英特尔一 直通过桥接芯片来控制产业链,并在CPU和桥接芯片的接口方面安排了若干专利。二是基础软件要能统一技术规范,形成合力。
微软与英特尔携手统治PC时代,可见基础软件的重要性。目前,开源社区的研发人员比微软还多,但是没有形成合力。想要形成合力,需要分析国产基础软硬件产 品间的接口关系,梳理各产品适配优化的工作方向;明确各产品的外部接口,建立相关软件层的接口规范;提高各单位间的工作效率,有效解决国产基础软硬件在应 用适配中出现的各自为战、适配困难等问题。
当然,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绝非易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但是,千里之行始之足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IC已经到了正视这一切同时有所作为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