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利光电笑看2013 逆势扩张、布局三大产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鸿利光电自2011年登陆创业板以来,已经将LED封装这一主营业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93%。进入2013年后,这家LED封装企业将战略拓展至三大领域:封装、通用照明、汽车照明。
在LED行业布满阴霾时,究竟是什么动力在推动鸿利光电逆水行舟?该公司又是如何规避经营中所遇到的风险?日前,在深交所主办的“认识你的股东·走进上市公司”活动中,近70名中小投资者来到鸿利光电。
“我们过去一直在埋头拉车,对品牌方面的打造并未投入太多,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属于国内白光LED封装的领军企业。”鸿利光电董事长李国平表示。
作为资本市场的新贵,上市不到两年的鸿利光电,已经将主营业务LED封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93%。在占有率极度分散的LED行业里,鸿利光电稳步扩大自身市场占有率,显得难能可贵。
2012年,面对需求下降,鸿利光电曾推迟了募投封装产能的投产日期,转而加快了向下游汽车灯具和照明产品的开发,即往下游应用领域拓展。不过,李国平又透露,今年刚开年,鸿利光电就已开始着手扩产。
厂房搬迁 精心布局三大产业
“我们去年搬到新厂区,考虑到员工的交通情况,当地的公交从过去2小时一班,调整至20分钟一班,我们的到来,也算推进了当地的城镇化进程。”鸿利光电董秘邓寿铁笑言。
鸿利光电在去年年中将厂区搬迁至广州花都机场高新产业园,厂房面积扩大至10万平方米,其大小不亚于一个中等规模的住宅小区。而新厂区附近,还有大量待开发的土地。过去的厂区,留给了鸿利光电旗下子公司佛达信号。鸿利光电厂区的乔迁,也揭开了其产业布局的篇章。
目前,鸿利光电旗下主要有三家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莱帝亚照明、持股比例62%的佛达信号以及去年增资并控股的重盈工元。其中莱帝亚主营商照用光,而佛达信号专营汽车LED信号灯,控股80%的重盈工元则切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EMC),为大型工程项目提供方案服务。
在业务方面,尽管公司逐步向下游应用领域拓展,但LED封装业务一直以来是鸿利光电的强项。“鸿利光电历来重视研发,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均在2000万元以上,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5%~8%。”董事长李国平道出了公司近年来市场份额逆势提高的原因。
事实上,在2012年上半年,鸿利光电就投入了1606万元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为6.25%。截至目前,鸿利光电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89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此外,鸿利光电还成立了项目部,承担非EMC模式的LED工程,进一步精细化分工,与重盈工元的业务加以区别。
鸿利光电的LED通用照明今年也将会整装待发。在通用照明业务的人才引进方面,莱帝亚引进了一位渠道建设经验丰富的总经理,并成立了专门的销售队伍;此外,在渠道拓展方面,公司在全国十多个省市铺设了几十家店面,发展了100家左右的经销商。
而汽车信号以及照明业务目前属于持续高增长阶段。佛达信号成功进入部分汽车厂商如长城汽车等的前装市场。“预计汽车前照灯将在2013年产生一定的销售收入,2014年逐步量产。” 邓寿铁告诉记者。
扩建产能 欲牵手国际企业
完成三方面的产业布局后,鸿利光电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不过,该公司最重要的举措仍旧在其主要利润来源LED封装上。
李国平透露,今年刚开年,鸿利光电就开始着手扩产。据悉,该公司开年后已经购买了价值约4000万元的设备,设备在这月底至下月初会陆续到位。“今年封装这块的产能会在1000kk/月左右,如果更好的话,会达到1200kk/月至1300kk/月这个水平。”他信心十足地表示。
“实际上,我们2012年就计划扩产,但是由于去年LED行业整体状况不是太好,并未实施这个计划。”李国平坦言。
李国平此言不虚,产能过剩在过去两年一直是LED封装绕不开的话题。LED芯片是LED封装的核心材料,过去两年,中国不少LED企业扎堆开始芯片制造,并由此带来产品同质化严重问题。
既然面临产能过剩,鸿利光电又何以投入大手笔扩大产能?
李国平对于产能过剩有另一番想法,在他看来,所谓产能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他举例说,三年前,国内财团扎堆进入芯片领域,但由于门槛问题,一些公司起步阶段肯定只能做小功率芯片,不可能做大功率芯片。“那么,低档小功率芯片随后就开始呈现过剩的状况,最后成品单价甚至降至2、3分钱。但那个时候,大功率、中功率芯片仍然紧俏,处于供货紧张状况。”
李国平坦言:“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如果真的产能过剩,我们年初也肯定不敢花这么多钱去进购设备。毕竟,现在买4000万元的设备,在两三年前价值1个亿。”
据观察,目前鸿利光电有4栋厂房,但实际投产的仅有2栋。对此,李国平表示,目前公司厂房已经预备了2000kk/月的产能,在当时设计时,就考虑到与国际大型LED企业合作。“当然,我们需要警惕跟风,比如有些展会上,大家做的产品极为相似,那么,只能靠价格去竞争,这不利于行业发展。”李国平表示。
三招应对 毛利率下滑
在经历了2010年整个LED产业链大规模投资重新平衡后,2011年下半年状况急转直下,整个LED产业链由上游开始传导到全产业,最终导致价格急剧下跌和毛利率大幅下滑。在这个过程中,鸿利光电也难以幸免。
就在半个月前,鸿利光电披露了2012年全年业绩快报,公司业绩出现了一定下滑。数据显示,去年,鸿利光电实现营业收入5.2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5%,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84.6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49%。
鸿利光电管理层对于利润下滑直言不讳。董秘邓寿铁解释称,利润下滑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首先,去年LED行业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整体表现不佳,虽然政府陆续出台了半导体照明推广的相关政策,但具体落实还需要时间;第二,公司搬迁以及新工业园运营费用有所上升;第三,公司国内渠道网络初具规模,市场开拓需要一定时间;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公司较大幅度增加了研发投入。
事实上,全球LED产业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外行业龙头陆续开始在国内设厂。受产业政策推动,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未来可能有更多的资本进入LED行业,公司将面对更为激烈市场竞争,无疑会加速LED行业利润下行。
李国平透露,对于去年毛利率下滑,鸿利光电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计划从三方面应对。根据计划,首先,鸿利光电对内部人员进行了相应调整,以降低人员费用开支。
另一方面,该公司加大了研发费用的投入,致力于研究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李国平解释称,尽管加大研发费用影响了去年利润率,但是这部分开支不但不能少,而且要加大投入,如此才能保证公司的良性循环。“重视研发,是鸿利光电的传统!”李国平称。
除此之外,鸿利光电未来还将降低采购以及生产成本,以缓解毛利率下滑的冲击。“与过去相比,今年我们最大的变化,就是管理规范化以及生产精细化。”李国平表示。
“原来我们生产是大杂烩,"炒菜一起炒",没有精细化管理,但现在,我们是什么"菜"就用什么"料",每个车间每天做的是一样的事,如此一来,一方面对我们的良品率是一种优化,另一方面也会降低我们的生产成本。”李国平说。
事实上,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型,封装大概占LED照明单元总成本的40%至60%。因此,封装代表着单一最大的可降机会成本,这是能被普通照明市场全部接受的必要条件。鸿利光电在精细化生产方面下大力气,想必也是李国平在“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