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保胆取石新利器---超声胆囊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半年来,番禺第二人民医院自主研发的超声胆囊镜受到了业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据超声胆囊镜发明人、番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乔铁介绍,超声胆囊镜集超声和内镜功能于一身,诊断和治疗同时进行,能够取净胆囊结石、息肉,减少胆囊疾病的漏诊率,在手术中可以准确了解患者胆囊壁各层次的病理变化,让保胆手术更为安全、有效,为保胆取石技术及胆囊病的临床研究提供新平台,也为胆囊疾病学科领域带来新的研究课题和方向。
据悉,超声胆囊镜于2009年9月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并开始应用于保胆取石手术临床试验。同年10月,乔铁在西安举行的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演示及研讨会上,首次公开展示和表演超声胆囊镜将微型超声技术和硬性胆道镜技术的“双拳”组合对胆囊疾病独特的诊疗效果。超声胆囊镜是近年在业内关注的桥牌内镜系列产品的又一新力作,被专家学者认为是保胆取石、取息肉的新利器。
为取净胆囊结石不断深入研究
在早期开展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技术的过程当中,乔铁为患者做手术时意外发现许多患者胆囊黏膜下藏有细小结石,而通过目前常用的术前体表超声检查,这些胆囊粘膜下结石全部漏诊。这一个不同寻常的发现让他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如何提高胆囊结石、息肉诊断的准确率?如何更有效地保证患者的胆囊结石、息肉被取干净?胆囊结石患者胆囊、胆囊壁又会发生怎样的病理变化?
乔铁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可以让研究工作找到一个更佳的平台。于是他对之前自主研发的桥牌内镜进行持续改造和升级,微型超声技术成功引入到硬质胆囊镜技术中来,使超声胆囊镜应运而生。
优化超声诊治胆囊疾病的使用
据了解,超声内镜技术是一项新颖的影像学技术,具有内镜及超声双重诊断效果而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治中。但这项技术在胆囊疾病诊治方面却十分有限,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超声十二指肠镜或微型超声探头逆行插入胆管或经皮经肝途径进行,不但操作较为繁琐,效果也并不理想。
超声胆囊镜的出现,使超声技术得以直接应用于胆囊腔内进行探察、诊断,摄像系统拥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清晰的图像,更加精准地指引医生进行手术,对监测直径在1毫米以下的泥沙样结石、胆囊黏膜下结石是否取干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大限度地保证“一网打尽”结石和息肉。
由于微型超声探头可以接近病变,由里而外地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不仅更容易发现胆囊及胆囊壁的微小病变,确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观和范围,还能令医生更好地对病灶进行处理和预防,提高胆囊疾病检查、诊断、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
手术中超声判断并治疗息肉肿瘤
据了解,胆囊息肉是胆囊的常见病变,包括瘤性(腺瘤与腺癌)与非瘤性(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瘤病或腺肌增生)。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应用,胆囊息肉的诊断率也随之提高,但常规超声检查对胆囊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存在一定困难,因而医生对胆囊息肉的治疗持有不同的态度,有静观其变的、有切除胆囊的、也有保留胆囊摘取息肉的,而患者在选择和等待的过程中,自身也要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
而借助超声胆囊镜,医生可根据胆囊壁各层进行实时超声扫描的变化图像,在准确判断胆囊息肉性质和肿瘤进展情况的同时可直接进行治疗。据乔铁介绍,从胆囊肿瘤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胆囊黏膜的完整性是判断息肉性质、肿瘤进展情况的重要依据,能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正常胆囊的超声内镜声像图从里向外可分为三层,此三层结构为一光整连续线,无中断现象。在手术中用微型超声探头进行扫描,根据超声图像所显示息肉形态、结构、胆囊壁各层次的变化及胆囊黏膜的完整性,初步判定息肉的性质并决定治疗方案,良性者保留胆囊,切除息肉。如果超声变化图像显示胆囊黏膜连续性中断,则要高度重视恶性肿瘤的可能性,需要术中进行病理检查,然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超声胆囊镜显示的肿瘤的范围、累及胆囊壁各层次的深度,最终制定手术方案。
使用超声胆囊镜需经专业培训
业内专家学者认为,超声胆囊镜是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独特诊疗效果让保胆取石手术更安全、有效、可行,必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乔铁表示,超声胆囊镜通过胆囊底部微小切口进入胆囊腔诊断和治疗胆囊疾病,严格应用于适应症范围内。相比消化道超声内镜等常用技术,这项新技术也对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有良好的外科技术、内镜技术和专业的超声诊断技术基础,手术医生必须经过规范化的培训才能上岗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