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医疗设施成为高交会亮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1月16日,第12届中国高新技术交易会(下称“高交会”)在深圳市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盛大开幕,此展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
试想一下,管家机器人能安全地带着盲人过马路,它也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医用机器人能准确地进行骨科手术植钉,它对人体骨骼的定位并不比专业医生差;一条腰带就能精确地测试患者的高血压、焦虑症、呼吸率、心率……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先进院”)已经开始实现这样一幅蓝图,并有望投入产业化。
高交会阵容豪华、规模庞大,近200项成果集体亮相。其中,“机器人”、“低成本医疗设施”、“高性能计算与数字城市”、“新能源”4大特色展区是先进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高地,成为本次高交会的亮点。
一位老人正在体验“老人服务机器人”,该机器人装配有传感器,能根据老人健康状况制定饮食和健身计划。
这些展出成果中,海归担任了研发主力。据统计,今年10月,先进院海归博士158人,占博士总数的60%,占全体员工总数的20%。进入11月,海归博士则达到了164人。
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和香港中文大学共建的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深圳市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研究院,形成了“千人计划”、“百人计划”、青年科技骨干3层结构人才梯队。先进院成立4年来,已成功孵化企业32家,培养科技人才2000多人。
在评价海归在先进院的工作时,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机械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郑海荣博士说:“海归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一方面学会了国际标准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又建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更容易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催化剂。”
这些研发成果及其产业化,海归功不可没。在先进院打造机器人、低成本健康、电动车、智慧城市等的过程中,占据先进院人数绝对优势的海归博士将继续发挥核心研究队伍的排头兵作用。
能动手术的机器人
在机器人研发方面,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为首的海归科学家研究团队,主攻家庭服务、应急救灾、智能系统、医疗康复等领域,已制造了20多个可产业化的机器人样机。
先进院研究员辜嘉的团队以图像引导微创手术,开创了微创手术的新方向。法国雷恩大学医学博士毕业后,辜嘉在美国STI Medical Systems公司进行医学图像处理科研工作。“现在国际国内微创手术流行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这是第2代技术,不具备图像引导功能。我们的图形引导微创治疗机器人已实现可视化,在术前磁共振、术中超声图像融合及机械臂辅助等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我们的图像引导与穿针是一个道理,一般情况下,穿针不容易,但如果把针眼儿放大100倍,而线不变的话,穿针就精准多了。”
目前,辜嘉的团队已经与深圳北大医院、上海仁济医院等就“图像引导微创治疗机器人”开展了临床合作,进一步研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手术系统。
口腔CT的360度扫描
同为先进院研究员的海归博士郑海荣,携带着“低剂量口腔C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成像以及交互式全景图像处理技术”,荣登签约台。他的70人科研团队中,10人是海归。
郑海荣团队设计的低剂量口腔CT是“低成本医疗设施”的代表,采用一种新型高端口腔X射线成像设备,围绕投照体做360度环形数字式投照,再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重组,医生就能进行保健检查和疾病诊疗了。“这套系统对牙科、口腔颌面部进行三维成像、解剖、重建、维护,解决了二维平片技术的影像重叠、畸变问题。”与常规CT相比,口腔CT成本更低、占地更小、剂量更低、辐射更低、分辨率更高。
低剂量口腔CT在牙齿种植、颌骨内阻生牙的术前评估、牙周疾病诊断、颌骨囊肿及肿瘤术前评估等临床应用中已取得了较大成就。郑海荣的愿景是将低剂量口腔CT成像技术产业化,在本次高交会上他得到了深圳市天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4方3700万资金的回应,并与这4方共同成立深圳中科天悦科技有限公司。
“给牙齿来个360度扫描吧。”郑海荣诙谐地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