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机器人获1000万投资 你也可能会用到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什么是胶囊机器人?胶囊机器人也叫胶囊内镜,有着光滑的外表和角质,与普通医药胶囊无异。胶囊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先给机器人通电,然后把它送入身体内,机器人缓慢地随着人体的肠胃运动遍历胃肠道,机器人体内携带的微型摄像单元以约5秒/帧的速度拍摄腔道影像,并通过微型无线发射模块以射频信号的形式传送至体外接收装置,工作人员可以在接收装置上进行医学图像观察处理和诊疗。
近日,国内首个胶囊机器人获得华医资本(原光合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投资,据了解,本次融资金额将被用于实现产品的报批和量产。本次获得华医资本(原光合资本)投资的胶囊机器人属于第三代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最初是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由以色列科学家发明的。由于其完全是靠胃肠道的自然蠕动进行不同部位的影像采集,目前仅可以基本满足小肠部位的应用,由于人体的胃部体积较大,依靠蠕动游走的胶囊显然无法拍摄胃部的完整图像,所以这一代产品属于第一代胶囊内镜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小肠。
由于目前小肠内镜检查范围并不是一个广泛人群的医学检查手段,所以第一代产品虽然上市10余年但并未被普通人所熟知。
几年前出现的可控胶囊内镜技术由于增加了体外操控,可以使医生在体外通过磁铁机械臂对于胃中的胶囊进行全手动操作游走,使胶囊拍摄下胃的较完整图像,从而可以替代一部分传统插管胃镜检查手术,也使患者的体验大大改善,由于胃镜检查的普遍性这项技术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并期待。这就是第二代胶囊内镜技术,即可控胶囊内镜。
然而即使是可控胶囊也不应该称之为胶囊机器人,所谓的机器人应该具有人工智能的特征,也就是它本身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识别及自主控制的程序和功能,能根据患者个体胃的形状一定范围内自行游走的胶囊内镜才具备人工智能的特征,才能被成为真正的“胶囊机器人”,是新一代胶囊内镜发展的方向。
可以用很形象的词比喻这三代产品,第一代产品就像漂流垡,无法操控,只能随着胃肠道蠕动随波逐流,应用于肠道;第二代可控胶囊应该是自行车,完全依靠体外人工操控,可以用于胃部,但是时间长、操控复杂,最主要是图像无法标准化;而第三代产品可以理解为无人驾驶汽车,具有自动巡航的功能,不但可以大大降低手术时间而且图像可以实现标准化,这为未来的大数据和远程医疗提供了可能性。
医疗效率与小市场、大市场的关系
在中国约1.3亿的消化道疾病患者,2014年官方统计的胃肠道检查4000多万人次,其中阳性率不足20%,80%以上的受检者并无器质性病变。患者承受着对检查的恐惧、身体损伤、交叉感染以及并发症的风险。所以胶囊内镜检查被寄予厚望,市场前景非常大。但是为什么国内已经上市多年的第二代可控胶囊胃镜产品却没有表现出很好销售业绩?
“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临床效率。普通胃镜检查手术的平均时间是8分钟,而可控胶囊胃镜据我观察需要20分钟左右,这对于处于检查饱和状态的大医院来说,其实是增加了负担。”华医资本(原光合资本)创始合伙人刘云说到,“而第三代胶囊机器人完成胃部检查的时间是3-5分钟,在改善患者体验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医疗效率。”
对于医疗来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用户体验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医疗效率问题,如果说可控胶囊满足了一部分高端患者的体验,是针对一部分人的痛点给出的解决方案,但是并没有考虑大医院的资源配置和效率问题,这样的产品是有市场,不过可能仅仅是小市场。医疗产品要想获得大市场还应该考虑到是否可以真正改善医疗效率的问题,胶囊机器人具备这样的属性,有望开创无创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百亿级市场。
对于胶囊机器人未来的期望
由于胶囊机器人具备模式自动识别功能,标准化的影像将为远程带来可能。打造与消化道疾病治疗平台的并列的胃肠道检查平台,依托云端影像诊断会诊平台的运转,联动消化科较强的大型医院与中小型医院进行日常读片、病例共享和疑难病例会诊工作,以及患者在医院之间的转送治疗,形成一个分级连接的诊疗网络。同时通过平台的运行,将形成巨大的精准专科数据可加以应用,形成医疗大数据,为消化道自动筛查提供支撑。
此外,胶囊机器人新的用途和功能的产品开发将包括消化道PH值测定、压力值测定、药物携带和释放、活检、定点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