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2016行情怎样 两极分化谁能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互联网医疗,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前两年如火如荼,如今,却出现了医疗企业两极分化的状况。
据媒体报告,截至2015年12月28日,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投融资221起,比2014年增长45.4%。其中,上半年互联网医疗获投资总额达到7.8亿美元,已超过2014年全年总额;下半年市场不景气,融资热潮渐退。
今年的行情将会如何?
讲述人:NEA全球合伙人蒋晓冬
互联网医疗前两年过热,冷下来以后,落差非常明显。今年将是互联网医疗两极分化的一年,由于之前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大量产品没特色、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陷入生存困难、无以为继的境地。像O 2O还可以靠补贴拉动交易额,而互联网医疗的行业属性决定它即使烧钱也拉不起来,这样一来要想资本持续投入就更加困难。这点其实在去年下半年已经看出端倪,尽管没有O 2O那么惨烈,但要么明显做不下去,要么业务大幅度收缩。今年干不下去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我预计超过50%。
与此同时,两类企业比较容易吸引到资本支持:一是商业模式清晰,具备成长性;二是产品已被证明,用户持续使用,尽管还没能规模化盈利,但确实能解决医生和患者的问题,而不是靠补贴等短期销售行为维持。那么接下来,包括合作伙伴、人才等各种资源都会向这两类企业集中,使得他们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预约挂号不是商业模式
预约挂号是互联网医疗其中一个热门领域,最近因“挂号黄牛”引发的风波不少,相关部门出台严管挂号、加号等种种措施。对此我很赞成,公立医院是公共资源,应该让患者获得均等的就医机会,尽管可以区隔专家号、普通号等不同服务类型,但倒卖号源的行为应该杜绝。而很多做挂号应用的企业,所做的就是把医生圈进来吸引患者,然后让医生加号,说白了就是个灰色业务。这种做法不可持续,既不符合国家政策也不是民心所向,更没有真正创造价值。
当然,不是说预约挂号的业务不能做,只要透明公开,收取少量服务费或者不收费都行。需要明确的是,挂预约号本身不是商业模式,它是作为获取用户的流量入口,嫁接各种患者需要的增值服务,比如体检、慢病管理等等,乃至构成互联网医疗的生态圈。
医生集团平衡多方利益
去年冒出很多“医生集团”,在我看来,这只是个口号或标签,因为只有医疗才能形成集团———用一个医疗商业模式把一群有医疗服务能力的团结起来、做成一个平台,这就是医疗机构。而现在所谓医生集团其实就是医生出来多点执业或者创业,本质上跟一般人创业没什么差别。如果没有明确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算不上一种商业模式。
就医生多点执业和创业而言,要想形成规模,我认为还是要在民营医疗机构、医生、医生主要执业单位如公立医院之间,形成相对和谐的合作关系。在今天的医疗环境下,靠挖墙脚能挖几个人?而代价就是造成三方关系紧张,产生诸多矛盾。
站在公立医院的角度,如今也越来越愿意让医生多点执业。想想看,公立医院尤其三甲医院,最应该投入精力的是疑难杂症,效益也最高,但实际上,常发、多发病的治疗占了很多医院的软硬件资源,无论从医院效率还是患者体验来看都不佳。不如把普通门诊跟民营医疗合作,这对大医院也是好事。
当然,从商业上考虑,任何企业都不希望员工既在本单位拿工资、又到外面兼职,所以关键还是怎么在劳动关系上合理安排,形成各合作方共赢的局面,这点根据具体的合作模式考虑。
线上问诊难以解决供需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是线上问诊,目前来看不会根本性改变怎么看病的问题。像平安好医生,绝大部分客户不是付费购买这个服务,而是他们可能本来就是平安寿险的客户,问诊就是服务包的一部分,以约到专家为卖点,提供差异化服务给一部分有钱客户。它只是个补充,不是替代服务,而且解决不了核心的供需关系。
事实上,医疗行业的突出矛盾就是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优秀医生资源太少是本质问题。看前两年比较热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基本上都是做存量,把优质资源重新分配,而存量就那么多,可做的事情有限,显然市场上也容不下太多同质化企业。我觉得更大机会,应该是改变供需关系,至少去缓解改善,尽管难度很大,但值得往这方面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