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监测血糖效果有限 医疗企业推App补足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罹患第二型糖尿病(T2DM)且无需胰岛素治疗的病患,若采用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作法,对其症状改善并没有比实际到医院接受医师检查来得佳。目前IBM等多家科技大厂也瞄准糖尿病医疗市场,推出各项便利的应用程序(App)与服务。
研究发现自我监测血糖的效果,对于病情控制并未有明显差异。
据HealthcareDIVE报导,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期刊表示,日前曾随机安排让450名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医疗系统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病患,分别为利用Telcare联机血糖观测器来观测自己的血糖、同时接受医师给予的回馈、与直接到医院接受医师检查血糖等三种分类。
经过一年研究后发现,上述三种群体在糖化血红素(Hemoglobin A1c)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并都没有出现极大的差异。不过,在使用Telcare的二组群体中,两者结果则出现极细微差异。例如额外接受医师回馈的病患,糖化血红素减少0.5%,没有接受回馈的组别只有降低0.2%。
研究人员认为,从发展结果可发现,SMBG若要在非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上成为一种有效的自我管理工具,包括病人与医师都必须积极投入执行、解释与针对SMBG数值做出行动。
由于美国花费治疗糖尿病费用已高达1,760亿美元,让糖尿病成为治疗成本最高的疾病之一。因此,医疗科技也开始被认为具备能减少上述成本同时提升健康的潜力。
如IBM Watson Health与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已在糖尿病数据中采用认知运算,希望打造可反应个人风险因子、治疗方法与行为的个人化建议,上述个人化数据也可帮助病患尽量保持更健康的行为。
Alphabet旗下生命科学公司Verily则与法国制药商赛诺菲(Sanofi)合作打造糖尿病管理工具,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也与WellDoc合作,将WellDoc的BlueStar行动糖尿病管理App开放给消费者。
此外,外传苹果(Apple)也瞄准糖尿病市场并聘雇生物医疗工程师开发非侵入性传感器,以便观察血糖并帮助病患管理自己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