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亚健康”:电子产品助你回到健康生活(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繁重的工作、失衡的饮食以及不足的锻炼,令许多人出现失眠、疲劳、胃口差、免疫力下降等征状,乃至逐渐引发各种身体上的疾病。为了摆脱“亚健康”状态,不少人开始了解更多关于健康、保健方面的知识,也逐渐重视对身体的锻炼。
不少科技企业也看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于是各种注入科技元素的健康产品和应用由此而生。有了这些的健康科技产品,我们应该如何借助它们回到健康的生活状态?
1、健康科技领域:软硬件百花齐放
目前健康科技产品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应用两类,其中硬件包括智能手表、腕带、脚环、头盔等配件,甚至还包括植入传感器和智能芯片的运动鞋;而应用方面,除了与硬件相配套的软件外,还有各种运动健身、健康科普、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说到最早上市的智能健康设备,摩托罗拉的ACTV智能手表算是比较著名的一个。因为它除了拥有智能手表的功能,还是个运动分析仪器——它能通过内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和无线设备,比如WiFi、GPS、加速计等,测定用户运动时身体各方面的指标(例如心跳、肢体摆动幅度等),并一一进行记录,以便用户查阅和分析。
当然,移动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为智能健康设备带来更小的体积、更多的功能和更完善的分析。例如最近颇受欢迎的Jawbone UP智能腕带,除了像一般腕带般小巧,还能借助iPhone或Android等智能手机,记录用户的日常活动、睡眠情况和饮食数据,并由此给出提醒和建议,帮助用户了解和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在iOS、Android、WP等平台上,都出现了很多运动健身、健康科普等方面的应用。
以运动锻炼为例,除了Runkeeper、Sportypal、Daily Yoga等热门应用外,老牌运动鞋服厂商阿迪达斯和耐克也分别推出了ADIDAS miCoach和Nike Training Club(NTC)。跟其它应用不太一样的是,miCoach和NTC除了可用于监测跑步(似乎许多运动应用都是从面向跑步开始的),更支持足球、篮球、游泳、体操等项目的记录,并且可以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犹如自己的私人健身教练。
而保健医疗方面的应用则更多,其中像全科医生、WebMD等应用,除了能够记录用户的健康信息,从内建的健康教育数据库对用户进行科普外,还支持通过症状和体征对疾病进行初步的推导,帮助用户较准确地判断疾病。而像WebMD这样的应用,甚至还能通过地图应用,查看附近的大型医院和社区医疗中心,方便用户就医。
可以说,有这么多的健康设备和锻炼、医疗应用,我们的健康应该有了全方位的保障。
2、健康生活,除了监测还需实际行动
如果我们细看这些设备和应用,似乎硬件都是基于对身体的监测,而软件则是以记录和提醒为主。单纯的监测和记录,是否就能帮助我们达到健康的目的?
当然不是。琐碎的工作、潜藏的惰性,还有每天如一的单调,经常让我们的锻炼、保健计划落空。那这些健康科技产品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的计划能够持续、有效地执行?
就以长跑为例,即使是慢跑,几公里的路程下来也并不轻松,在跑步过程中舒缓精神压力就显得很重要。像上面提到的各种跑步应用,就支持在跑步的过程中播放音乐来放松紧张的神经,让用户不去想运动过程中的疲累;同时,有些应用还支持将你的成绩与朋友分享,在比较和激励中促使自己继续锻炼。
又例如按时吃药,许多时候我们都会因为记性不好、工作忙碌等原因,错过了吃药的最佳时机,即使有便条、闹钟提醒也不一定有效。
有个叫Mango Health的应用,则以不一样的形式帮助我们实现按时吃药——除了闹钟提醒,它还使用了游戏化和货真价实的鼓励来解决无趣的忘吃药问题:应用会根据用户是否有吃药而给用户一定的积分奖励,而用户级别会随着积分增多跟着变化,不同级别会有不同的物质奖励(例如超市购物券)。
此外,如果用户没有在该吃药的时候主动通过Mango Health的消息提醒进入应用并标注“我吃过药”,那么应用会直接在用户的历史记录上画斜杠,以表示没按时吃药,而且不会留其他入口做补救。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方式,也能让用户明白按时吃药的好处。
健康应用除了要将我们的计划具体化、制定时间管理方案,更需要一些激励和鼓励的机制来帮助我们完成锻炼、保健的计划。
虽然如此,但还是有一个关键的问题——脱离了它们后,我们又能否坚持健康习惯的养成?
对于智能健康设备来说,各种腕带、智能手表,甚至智能运动鞋等设备都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假设——用户只有在做锻炼、起居生活等相关活动的时候,才会戴上它们的设备;同样地,各种健康应用的使用,也是在锻炼、保健等情景的前提下进行的。那是不是说,没有了这些设备,日常的生活和锻炼就无法进行?
当然不是——这是个伪命题。归根结底,智能健康设备、各种应用也只能起到提醒的作用,真正监督自己去落实执行的,还得要靠我们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力。
科技为我们的健康带来新的辅助手段,但并不只是为我们把脉、教育,更重要的是促使我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都希望,即使脱离了智能设备和应用,自己都能做到均衡饮食、适时锻炼、按时作息、定期做身体检查——这,才是健康科技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