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9亿政府投资热捧液晶“中部突围”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如果就近能解决配套,就没有必要再搬迁了”,这是几家企业的普遍想法。 继中华映管、奇美两大液晶模组项目落户广东后,深超光电五代厂今年8月也进入主体结构建设阶段,彩色滤光片生产厂家深圳莱宝高科(002106。SZ)的两条液晶屏5代线技术谈判也已接近尾声。 在液晶产业的发展上,广东显然比京沪慢了一拍,这给广东的支柱产业之一--彩电业--构成了威胁。2005年前后,TCL、康佳等彩电企业为了就近采购,纷纷赴江苏、安徽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广东平板电视产业一度面临外流的风险。 为了“筑巢留凤”, 2005年底,广东省成立了TFT-LCD项目领导小组,将液晶产业的发展列为广东信息产业再次腾飞的关键布局,并投入9亿元用于支持相关企业发展的贴息贷款。 广东的液晶战略选择了从产业链的中部--“液晶模组”--入手。尽管面临液晶产业动辄上百亿元的投资,再加上京、沪、苏等地吸引投资的激烈竞争,但广东省的液晶产业两年来的成长,仍称得上可圈可点。 液晶模组全面超越 作为广东省液晶产业的“先锋”,三大液晶模组项目已全部启动--到目前为止,深圳中华映管的液晶模组项目全面量产;南海奇美液晶模组项目8月20日也正式量产;而广州的LG-飞利浦液晶模组项目,其主体工程10月初将全面完工。 与此同时,据南海区副区长万志康透露,由奇菱科技投资成立的、主要从事背光模组配套生产的“南海菱展光电有限公司”也已经试产,目前已有4家配套企业进驻南海液晶电视产业专区。 然而,曾经希望在南海就近建厂的彩电厂商至今还没一点动静。今年7月,TCL集团决定自己投资建设两大液晶模组项目,而海信9月中旬也突然宣布在青岛投产50万台液晶模组项目。也就是说,除了深圳中华映管外,南海和广州两个项目将面临就近没有彩电厂商配套的问题。 根据佛山市的规划,南海奇美及配套项目在完成达产后,将成为继美的集团外的第二大企业,也将成为南海区进入全国百强县前三位的重要基石。 在南海区政府看来,奇美项目本身每年带来的产值可能只有80亿元,但是如果能吸引众多的上游配套和下游终端企业进入产业园,那将带来超过几倍于南海项目的产值。 广东的康佳、创维、TCL三大平板巨头之所以暂时没有进入南海,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这些平板企业事先都已经有产业布局;另一方面,三大巨头的所在地深圳,也有大力发展液晶产业的想法,“如果就近能解决配套,就没有必要再搬迁了”,这是几家企业的普遍想法。 吸引平板电视企业的愿望落空后,奇美项目从2006年开始将目光瞄准了部分面向出口的中小平板电视企业,而26英寸以下则是其主攻方向。目前这一计划进展还算顺利,而且南海还在着手打造国内的“液晶电视集成制造技术标准”。 与此同时,奇美也成为TCL、海信进军液晶模组的技术合作伙伴。奇美有关人士表示,接下来奇美将改变直接投资的做法,转而向国内整机厂转让模组生产技术。 2006年成立的广东省液晶电视技术中心,过去一年联合奇美电子及其相关联企业开发出体积小、成本低、效能高的“南海机型”液晶模组,目前“南海机型”在国内TCL、海信、厦华等一线彩电大厂实现量产,该产品至少降低生产成本5%,使26英寸液晶模组的成本下降到2000元。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年产能已达到8000万片(其中电视模组2000万片)的广东三大模组厂,或将面临产能过剩的危险,因为广东平板电视的年产量总共不过800万台。 液晶屏技术僵局 其实对于整个液晶产业链而言,模组不过是起步阶段,液晶屏的前端制造才是核心。过去两年,广东在液晶屏投资上遭遇了太多的波折。 在深天马4.5代线远走上海的同时,由TCL、创维、康佳、长虹四家彩电厂发起的聚龙光电也一直没有下文。虽然聚龙光电的技术入股方--京东方--总裁陈炎顺近日表示,聚龙光电项目并未完全终止,但从几家彩电企业看,聚龙的6代线计划已失去他们的支持。 与此同时,深超光电与夏普的7.5代线技术引进谈判也陷入了僵局。据广东省信息产业厅有关人士透露,随着自己10代线的启动,夏普对于深超的7.5代线已失去了做主要投资者的兴趣和能力,而目前国内的企业缺乏这样的财力,后来双方谈判在技术转让问题上卡住了--夏普坚持在控股的情况下转让,否则技术转让费将是惊人的。 在7.5代线陷入僵局的情况下,深超的5代线于今年7月开始动工。该项目是台湾鸿海集团通过旗下子公司群创转投资,首期投资超过10亿美元,设计月产能为9万片,初始月产能为6万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屏幕液晶产业去年以来大幅回暖,广东此前部分冻结的低代线开始突破--汕尾信利集团投资的2.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已于今年7月正式投产。 不过,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深圳代表处市场总监张兵认为,对于广东的平板电视产业群来说,投资7.5代以上的生产线是必然的选择。 上游配套刚起步 没有液晶屏制造技术,上游的相关配套产业更难吸引。在这方面,广东也落在北京、上海的后面。 今年8月23日,昆山在日本东京举行了面向液晶面板、太阳能电池、LED照明等“光电”企业的招商说明会。在此之前,除了液晶面板外,该工业园已经引进了200mm晶圆半导体工厂德芯电子以及开发有机EL显示器的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配套产业。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自2005年11月成立上海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基地以来,其液晶面板的配套产业就开始完善,上广电与日本电气硝子合资的液晶用玻璃板加工企业、与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合资的第5代液晶用彩色滤色片加工企业等上游配套项目先后建成投产。[!--empirenews.page--] 而广东的液晶上游配套产业则刚刚起步。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为LG-飞利浦项目配套的偏光片巨头--美国3M公司--投资3700万美元的工厂在广州开发区建成。 深超曾计划与合作伙伴合资兴建一条5代线、一条6代线和一条7.5代线液晶屏,甚至还想引进一到两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并建立起为这些生产线配套的上游产业链条,总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其中,玻璃基板、大屏幕LED背光模组、彩色滤光片等配套产业的总投资额将超过500亿元。 但深超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只有当广东省平板显示产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上游配套产业才会前来投资,以玻璃基板项目来说,目前康宁在北京、旭硝子在上海建设基地都是在京东方和上广电的5代线规模达到9万片/月后才做出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