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依靠技术突破 觅市场新机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受液晶、等离子等平板电视的冲击,CRT彩电市场日渐萎缩不可逆转。但玻壳和荫罩等元器件的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带动了CRT电视整体性能的提升,迎合了CRT电视多元化的需求。加上CRT电视毕竟有很强的性价比优势,中国农村市场、发展中国家市场依然有强劲的需求,所以CRT目前面临的并不是退不退市的问题,而是如何保持和发展自身特色,进一步加强性能、降低成本。
量产减少 玻壳提价
CRT市场虽然正在不断萎缩,但并不代表相关技术不再发展,也不代表相关厂商利润萎缩。去年,CRT产业发生了重大重组,比如去年9月,上海旭电子关停了玻壳生产线,直接减少600万套/年的产能;安阳玻壳也降低了50%的产能,减少到1500万套/年。这直接帮助赛格三星超越安阳玻壳,成为国内最大的玻壳供应商,其年产能约为1800万~2000万套。也正是由于产能的整体下降,使得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反映在价格上,就是赛格三星对玻壳平均提价5%。
据了解,全球玻壳产能全部向中国内地转移,再加上受到平板电视的冲击,玻壳不得不通过降价来自保。但是现在,玻壳提价5%又给人们传递了一个新的信号--玻壳产业活力仍在。一位业内人士对于CRT市场最近几年的变化也是颇多感慨:“由于电视机市场消费的多层次性,特别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不均衡,CRT电视还将长期存在,但平板电视潮流已是不可逆转。”
目前一些液晶电视的价格与CRT电视的价格差异只有20%左右,液晶取代CRT电视大势已经无法扭转。国美发布2007-2008年度中国平板电视消费白皮书,称CRT在整个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但在国美内部只占到20%。国美预计CRT的市场占有率在2008年将进一步压缩到15%,也就是说市场上85%以上都将是平板电视。在这种背景下,CRT彩电上游产业彩管、玻壳必须寻找新的替代技术才有出路。
大屏萎缩 小尺寸坚固
不过一些CRT厂商依然对CRT市场空间保持乐观,赛格三星就认为:“CRT市场的萎缩主要在大尺寸方面,而小尺寸市场反而越来越坚固,而且仍在扩大。”这个观点不无道理。首先,平板电视生产成本高,LCD在32英寸到45英寸之间具备优势,而等离子的生产优势则在45英寸到50英寸之间。
在小尺寸市场,如21英寸、25英寸、29英寸上,CRT彩电成本价格优势明显。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大屏幕”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彩电企业从CRT获得的利润远远大于平板电视。据调查,国内多家主营平板电视的彩电巨头的企业净利润率不足0.5%,而生产CRT彩电的净利润率平均在3%。
对CRT市场空间保持乐观的第二点理由是,从产品的性能和价格等方面,CRT在图像亮度、对比度、彩色重现能力、动态清晰度等方面并不比平板电视差;与平板电视比较,CRT彩电使用寿命长、维护和维修也方便。尤其是目前玻壳和荫罩技术的发展,令CRT彩电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优势得以保持。
超薄技术 市场新机会
赛格三星目前生产的超薄型玻壳在小尺寸产品中越来越“薄”,CRT和平板厚度上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这种现象甚至直接导致了CRT市场一段时间内重新走热,各大家电厂商争先恐后推出短管CRT产品。
比如康佳的第二代短管CRT产品XSlim,机身厚度与第一代短管产品相比再次大幅降低,与平板电视相差无几。第二代超薄CRT产品原装进口的21英寸显像管的厚度为29.6厘米。而32英寸的液晶电视机的厚度为27厘米至30厘米,第二代短管CRT产品与其相比,厚度已经非常接近。
“由于平板的冲击,彩管也要向薄性化发展。”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营业部商务科黄海表示,“目前北京松下的超薄产品有2款,而宽屏产品已经有5款,非常齐全。北京松下把超薄、宽屏作为产品的创新点,也是想借此占领市场。”
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总经理穆刚认为,CRT技术创新趋势在向平板靠拢,宽屏和短管将成为CRT市场的新主流。康佳未来的高端CRT产品线将共用平板技术平台,以利用迅速发展的平板技术提升CRT产品的表现。另外,安彩集团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南京华飞公司合资的河南安飞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已经能够生产29英寸超薄彩电玻壳,即短管玻壳。相信过不了多久,CRT依靠短管技术,将会反过来给平板带来压力。
赛格三星认为,中国CRT市场2010年时仍将有8000万台以上的需求。很难想象,在平板电视利润不高的时候,厂商会彻底放弃CRT。既然不会放弃,技术进步就会依然推动产业发展。超薄、高清、功能完善等特点,使得CRT似乎重新找到了一个突破的方向,积极地投入到与平板的竞争中去。
(编辑: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