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业绩工程:从半导体到面板如出一辙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国平板显示产业正在走上半导体产业的征程。眼前的局面,有如2000年以来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狂热。
两大领域的项目,上马之初,有着类似的逻辑。比如半导体项目,地方政府或产业人士喜欢套用一个简单逻辑,即中国芯片需求缺口大,进口额超过了石油,与其让老外赚,不如自己建厂供应。另一个理由当然是很有韵味的“中国芯”,即便是纯粹的代工厂,也往往忽悠这一概念。
平板显示产业如今也是如此。近来几个液晶面板与等离子项目上马的理由,一般是提升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然后话题就转到带动多少GDP增长及就业人数。
2006年,曾有业内人士呼吁,中国至少要建60条至70条半导体生产线。最少的观点,也是20条左右。
但截至目前,除中芯外,新增的生产线,死的比活的多。CBN记者曾连续报道过多起失败案例。最初从常州纳科开始,随后北京阜康国际、宁波中宁、南通绿山、昆山德芯、宁波中纬,几乎都以同样的理由死亡,即资金链断裂。
其中最“经典”的是阜康国际。它从天津先后转到北京、成都,最后转到华东,随之销声匿迹。
平板项目成为半导体项目之后的焦点。3年多来,山东、深圳、武汉、成都、合肥,不断有项目传出,近来则敲定了一些。京东方合肥项目当然很风光,但也有倒霉的主,彩虹张家港项目便是。
这背后,夏普“忽悠”得厉害,它从南方转到上海,再到张家港,现在可能落地南京。跟阜康国际的手法几乎雷同,即利用地方政府招商大战,获得最大利益。而地方政府主导的园区,几乎都以最高效率为“夏普们”操劳,获得一句高效的赞扬,就宣传半天。而最后失意,往往伴随着前期基建及人力成本的损失,而真正失败的项目,损失更惨。
两者之间雷同,不是巧合,而是类似的产业发展困境。芯片领域的误区是,中国需求大,本土自给率低,但它背后是中国设计企业弱小、半导体代工企业订单主要依赖海外、设计企业与终端企业之间关联度不大。
“需求缺口论”就有了卖点。它能为那些境外二手设备创造机会。比如英特尔、台积电就扮演过重要力量。这类高额投资项目,即使大亏损,靠着设备折旧,也能活上几年。
本土平板显示产业当然有点差异,它与下游彩电企业关联度高,可直接消化。但是,由于关键核心技术同样来自境外,本质上两头在外的模式仍然难以回避,如此,真正的利润便持续不断地转移到境外,包括上广电NEC在内的许多合资公司,几乎成了纯粹的加工厂。
而最近这波平板投资热潮,显然与国内4万亿元投资有关,地方政府急需大项目落地,赚取眼球效应。这种单纯追求数量布局而忽视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在产业复苏之时,只能勉强生存,而等到技术大转型周期,则可能成为地方政府新一轮产业调整的大包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