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晶面板产能过剩还是不足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时下流行的“中国面板产能过剩说”忽视了中国内地的现实液晶面板需求、忽视了液晶面板供求的全球性,也高估了中国企业的资金实力。
中国LCD面板产能过剩,11月中旬开始,这种观点在媒体上广泛出现。半年前还处于饥渴状态的液晶面板产业,忽然雨水充裕了,甚至要山洪爆发了。事实果然如此吗?
先来看看持“过剩说”的依据: 龙腾光电昆山7.5代线、京东方合肥6代线、京东方北京8代线、南京熊猫夏普6代线、LGDisplay宣布在广州建设的8.5代线、三星计划在苏州建设的7.5代线,以及11月份刚刚宣布的深圳8.5代线。这一系列高世代生产线都是近半年“扎堆”公布的,也就意味着,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能顺利开工建设并投产,大约两年后,中国内地6代以上的面板生产线就达到了7条,加上目前已有的3条五代线,以及3条4.5代线,从数量上看,似乎是“过剩”了。
然而,“过剩说”却忽视了中国内地的现实面板需求、忽视了液晶面板供求的全球性,也高估了中国企业的资金实力。
从中国内地庞大的面板需求来看,假设这些面板生产线都用以满足内地企业的需求,内地企业仍然面临供不应求的缺口。中国生产了全球大约一半的液晶电视,但是面板的进口依赖度却非常高。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电视面板的进口比例近100%,笔记本电脑的面板进口比例约95%,显示器的面板进口比例为37%!曾有分析师表示,以内地目前的面板需求量来看,如果以8代线的产能计算,中国内地需要6~7条8代线才能满足需求。从这个角度看,两年后,中国的面板产能不是过剩,而是仍然不足。
何况,在中国生产并不等于一定卖给中国企业。目前,全球的面板生产主要集中于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满足着全球的面板需求,仅中国台湾的友达一家企业,就有13条面板生产线。如果单纯以数量判断,这三地的面板产能岂不早已过剩?
很显然,正是因为面板的供应是全球范围的问题,LGDisplay也好,三星也罢,它们在中国建设的面板生产线绝不仅仅供应中国市场,而是向全球的下游厂商供货。反过来说,如果这些在中国内地生产的面板不具备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力,内地的电视生产商依然会继续向奇美、LG、友达等面板大厂采购,而不会盲目支持“国货”。
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这7条生产线是否都能顺利开工建设并投产。深圳8.5代线计划投资245亿元人民币,京东方合肥6代线需要175亿元,京东方8代线需要280亿元。国内企业自身都不具备这么大的资金实力,必须要靠政府扶持、要向资本市场定向增发,资金是摆在这些企业面前最大的一道坎。这也是此前上广电NEC要建6代线、龙腾光电要建6代线,最后都不了了之的重要原因。一旦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这些生产线就会胎死腹中。而LGDisplay和三星的投资计划还要等待韩国政府的批准,是否能够得到政府的“放行”许可,还存在许多变数。
我个人很理解,“面板产能过剩说”其实是对国内各大企业包括各地政府一哄而上投巨资建设面板生产线的一种担忧和不安,担心中国的面板产业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布局,担心各地盲目投资而忽略了可能面临的巨额资金亏损。反思固然是必要的,我们也要看到,越是液晶低谷,领先的面板大厂越是不惜巨资投入更高代线的生产线,因为更高代线的玻璃切割更合理、回报也更高。
液晶面板生产本来就是一个“吸金”产业,既然中国决定了要自己掌握面板生产,那就要学会愿赌服输。(编辑: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