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应半导体照明产业特点的新商业模式迫在眉睫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科技部在启动“十城万盏”试点示范工程之时,就将建立应用推广的市场机制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各地政府在推进中也一直在尝试摸索。如东莞市在财力较充裕的区域采取一次性财政支付方式进行补贴,在一次性财政投入有压力的区域推行用户+银行+企业的买方信贷的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厦门市示范工程以“政府采购,集中招标,分片使用”为原则,按试点-示范-大面积推广的顺序分步分批推进;潍坊市通过直接招标、间接招标与经销商销售的方式推动试点工程的逐步商业化运作;成都市则探索了“以路养路、节电返还”的模式。
在各地探索的模式中,EMC模式因既能减少甚至不增加财政支出,又可以取得政府机构带头节能的效果,成为许多地方着力摸索实践的市场模式之一。东莞市已成功运用这种模式完成了石龙、石排镇23条街道68公里共4100盏的大功率白光LED路灯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整体节电60%以上的可喜成绩。但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政府、用户及节能服务公司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了解还不够深入,新兴和潜在的节能服务公司不具备该机制所要求的能力,缺乏融资渠道,项目开发周期长,近期获利能力差,项目融资困难,推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此外,一些新的商业模式也值得关注,如模块化。所谓模块化,就是让led照明研发制造的工作标准化,将光源、散热部件、驱动电源集成在统一的模块里,批量生产,通过模具制造出标准化的LED照明产品。灯具企业只需购买模块,然后添加一些简单的零件和造型设计,就可以制造外观精美、价格低廉的LED灯具。这使传统照明企业跨入LED实现产业升级的门槛大大降低,而使制造的效率空前提高,能有效降低灯具成本。
这些探索应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成为可大规模推广、适应市场体制的有效实施模式。在目前LED技术、产品及应用发展一日千里的情况下,迅速建立适应半导体照明产业特点的新的商业模式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