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LED产业规模分析(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赛迪顾问表示,从2003年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到现在,中国的led产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LED行业下游需求低迷,LED行业增长减慢。到2009年,由于国家的各项配套政策,LED行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加快。2010年,下游的全彩色LED显示屏,LED背光,LED驱动照明和其他应用快速发展,推动中国LED产业(包括衬底,外延,芯片和封装)的规模激增33.8%,达到294.6亿元人民币。同时,从2006年至20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18.7%。
近年来,由于技术落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相比外延,芯片和封装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衬底方面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在2010年,由于很多蓝宝石衬底项目仍在建或在设备测试(产能扩大受阻)过程中,导致蓝宝石衬底的生产能力有限,因此衬底领域仍以低端产品为主。尽管如此,2010年中国衬底的产能增长了34.4%,达到352.5万平方英寸,而年产值增长50.8%,达到1.4亿元人民币。
赛迪顾问表示,由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和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中国的砷化镓/磷化铟/ 磷化镓衬底技术(应用于红色和绿色LED产品)取得重大进展。北京中科镓英半导体有限公司,国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6研究所等企业已实现衬底的大规模生产。这些公司的LED衬底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30%,实现了上述衬底的自给自足。
2010年,下游LED背光源和LED照明快速发展,以及氮化镓外延和芯片产能扩大,导致上游用于制造蓝色和白色LED的蓝宝石,碳化硅(SiC)以及氮化镓(GaN)衬底供应紧张,价格一路攀升。尽管研究这些材料的技术尚未成熟,加上高质量人才短缺,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国内许多企业在2010年继续加大投入和引进关键技术,纷纷进入蓝宝石衬底领域。这些企业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南,也有一些是在中国内陆地区。
其中,天津赛法晶片技术,青岛嘉星晶电科技已开始供应蓝宝石衬底产品。而四联集团(2008年收购霍尼韦尔在加拿大的蓝宝石衬底制造厂和技术而进入蓝宝石衬底领域)正在重庆建设一个蓝宝石衬底制造基地。到2010年底,四联集团蓝宝石衬底项目的第一阶段已完成,开始小批量生产。
同时,云南蓝晶科技,哈尔滨北极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小规模生产蓝宝石衬底。欧亚彩虹光电科技,协鑫光电,和天通控股在2010年开始进入蓝宝石晶体和衬底领域。而2011年浙江水晶光电和西安神光安瑞光电科技也紧随其后进入蓝宝石衬底领域。浙江东晶电子有限公司则对第一阶段的项目进行升级改造,有望在2012年底将蓝宝石晶圆产能扩大至750万。
赛迪顾问估计,从产能扩张的速度来看,蓝宝石衬底的供应至少在未来三年仍会紧张。然而,进入2011年后,为扩大生产能力,企业大规模投资蓝宝石衬底领域,蓝宝石衬底产量在LED衬底总产量中所占比例大增,超过用于制造四元芯片产品的衬底的产量。
受益于中国下游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氮化镓MOCVD设备从2009年以来在中国呈现爆炸性增长,大大增强中国LED产业外延领域的发展势头。2010年,MOCVD设备的装机数量接近300台,其中200多台已开始投入生产。中国LED外延领域产值达到12.5亿元人民币,增加了78.4%。
对于特殊应用领域,AlGaInP外延(主要用于红色LED)由于其稳定的增长机制和材料特性,占据中国市场的主导位置。然而,由于该应用市场相对成熟,需求越来越小,因此增长率远远落后氮化镓外延片。
在2010年,AlGaInP/ AlGaAs/GaAsP/GaP外延片的产量占外延片总产量的60.2%,相比2009年下降了15.8%。相比之下,受益于蓝色和白色LED在景观照明和背光源领域应用迅速扩大,2010年氮化镓外延片产量占中国总外延片产量的39.8%。据估计,2011年氮化镓外延片的产量将超过AlGaInP外延片的产量。
赛迪顾问表示,制造普通亮度红光LED的外延片,中国基本上能实现自给自足。但制造超高亮度红光LED仍然依赖于台湾地区和韩国进口的高质量AlGaInP外延片。此外,由于国内氮化镓外延片产能有限,加上产品质量低劣,因此国内不得不进口氮化镓外延片。
由于LED外延产品的生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大多数外延片制造商位于中国比较富裕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但随着外延市场需求的扩大,新企业将陆续进入该领域,而现有的企业将致力于扩大产能。例如,三安光电已厦门之外的天津和安徽省芜湖建立LED生产基地。同时,除了上海,厦门,扬州等地点,新踏足LED的企业已经将目光转到了中国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