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创新驱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和创新团队的成果获奖。由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金亚秋承担的“极化电磁散射传输与空间微波遥感对地观测信息理论”项目获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国际空间遥感领域的基础研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中科院院士江明的“大分子自组装的新路线及其运用”项目也获同一奖项。他带领课题组发展了一系列大分子自组装的新机制、新原理和新方法。
一批推动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宣利江年仅44岁,是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研究员。他历时十多年开展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的研究,成果惠及200万心血管疾病患者。这项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公司合作取得的重大突破,被誉为现代科技演绎传统经典的革命性贡献。
一批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高新技术重大科技成果获奖。由华东理工大学完成的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项目成果,实现了大宗发酵产品的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公司完成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系统优化与节能减排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则解决了传统火电行业发电技术的瓶颈问题。
一批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长远发展能力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奖。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实现了氮化镓基半导体材料高可靠性的量子点模型设计、低缺陷密度材料的制备和高精度芯片结温检测,获得了高可靠性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材料,相关技术在近3年内形成产值4.8亿元。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施剑林的成果,将活性组份组装入介孔孔道来制备介孔主客体复合材料或具有核壳结构的介孔复合材料,可获得优异的催化性能。产品通过五款国产车型的全部实车检测,已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