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显示技术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LCD技术和产业已非常成熟,全球面板企业加速布局OLED,而在OLED技术前沿的TFT-LCD领域,中国已有一定产业基础。
近年来,韩国、日本企业建设高世代TFT-LCD生产线步伐逐渐放缓,而将主要的技术布局和产业布局向OLED产业转移。日前,三星和LGDisplay公布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第8代线投资计划。对此,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说:“作为新兴显示技术和产业,与已经非常成熟的LCD技术和产业相比,OLED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很多技术层面的优势还没有体现到产品应用上。”据悉,目前,我国在OLED技术前沿的TFT-LCD技术上不断积累,未来,我国有望抢占新型显示技术战略制高点。
LCD与OLED技术相承
专家指出,因技术、生产工艺及成本等问题,OLED市场正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其大规模市场应用及大尺寸产业化尚有较长一段进程。目前,OLED仅在小尺寸显示市场表现十分抢眼,行业巨头三星也以小尺寸OLED产品为主。据欧阳钟灿介绍,从技术演变及其关联性来看,OLED和TFT-LCD具有极大的产业共通性和承接性,并不是一种技术替代关系。OLED关键的驱动背板仍需要TFT进行驱动,其制造过程与现有的TFT阵列工艺和模组工艺在大部分的设备与技术方面均可共用,通过对现有TFT-LCD生产线少量的改造和设备的增添就能满足未来OLED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在TFT-LCD领域,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而且,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累,京东方、天马等企业均已布局OLED新型显示,特别是京东方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兴建了中国大陆首条第5.5代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AMOLED)生产线,也是全球第二条5.5代AMOLED生产线。
在全球面板企业加速布局OLED的同时,我国企业也有望抢占新型显示技术战略制高点。据调查,目前TFT-LCD显示产品占有市场90%以上的份额,并且仍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国际专业研究机构Displaybank数据显示,OLED的市场渗透率按应用分类,预期到2015年小尺寸为18%,中尺寸为6.6%,电视为1.8%。因此,尽管OLED代表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逐渐清晰,但市场主流应用技术仍是TFT-LCD技术。
欧阳钟灿认为,我国企业应进行AMOLED的前瞻性技术布局,一方面要持续关注技术发展的动向,对技术发展趋势有清晰的把握,另一方面要关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延续性和继承性,要积极利用现有基础,联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进行产业布局。
国家扶持力度加大
“在企业纷纷加大技术投入的背后,需要政府层面有重点地扶持部分企业尽快扩大规模,确立国际竞争优势。”欧阳钟灿说。据悉,在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针的指引和国家资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京东方、深圳华星、昆山龙腾、上海天马、南京熊猫为代表的中国TFT-LCD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快速崛起,在短短3年间已经排除了欧美的渗入,形成了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三国四地”产业竞争格局。
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企业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量产,打破国外对我国内地40英寸以上液晶面板的绝对垄断,彻底改变我国内地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此举不仅完成了我国对大尺寸面板显示环节的布局,还增强了本土企业在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的话语权。业内专家指出,平板显示产业是典型的尖端制造产业,从技术上集成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制造装备技术、半导体工程技术等多项技术,从行业上跨越化工、材料、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平板显示产业的升级可以拉动多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来源:消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