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萤幕供应链观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瀚瑞微电子创办人兼总裁洪锦维表示,他是道地的台湾人,由于资金的因素,与瑞士的技术团队在2007年8月于大陆苏州成立瀚瑞微电子(PIXCIR Microelectronics),以专业触控IC研发以及触控解决方案为业务范围。 他也指出,触控技术可追溯至1982年多伦多大学发明可食指指压感应的触控萤幕;2007年苹果与微软相继发表多点触控的iPhone产品以及Windows 7,使多点触控成为主流应用。
目前触控技术有投射电容式、表面电容式、电阻式、表面声波式、红外线以及光学成像式6种,综合业界的看法,大家都认为在萤幕尺寸十几吋以下,应该都会使用投射式电容触控萤幕,大尺寸面板则会使用光学式的触控技术。
iPhone的兴起为PIXCIR带来机会
洪总裁指出,iPhone的兴起为PIXCIR带来机会,大陆研发团队在2008年开发出电容式触控晶片。 2009年PIXCIR的Tango S32触控晶片与达能光电合作,被使用在宏碁(acer)的Aspire 5738PG 15.6吋可触控萤幕的笔记型电脑,全系列卖了100万部。
另外像大陆禹华(YUHUA) 4.3吋智慧型手机、戴尔(Dell)的5吋MID、AVAYA的11.6吋触控网路IP电话机、BenQ 6吋电子书、夏普(Sharp) 5.5吋与10.8吋电子书、华硕(ASUS) 9吋电子书、QooQ 10.1吋触控订餐机、友达14吋触控键盘、大陆汉王(Hanvon) 10.1吋平板电脑、万利达(Malata) 10.1吋平板电脑、惠普( HP) 12.1吋触控笔记型电脑、德仪(TI) OMAP平台的10.1吋平板电脑,以及宏碁11.6吋Aspire 1825PTZ触控笔记型电脑等,均使用Tango系列的触控晶片。
洪总裁也提到瀚瑞发表的5点触控应用的Tango C晶片,在搭配Android 3.0平台上的触控应用,可说是相当有机会。 从2009年5月到2011年2月,瀚瑞Tango S系列触控晶片已经出货1,000万颗,全球前5大电脑品牌均有导入PIXCIR的触控晶片产品。 他也提到平板电脑预计的爆发情况并没有发生,预料这个爆发潮会延迟6个月左右才会真正引爆。
目前瀚瑞正研发无限指多点触控晶片Tango Q,目前正在台积电投单试产,它可适用于大尺寸的触控萤幕,其技术强项在于有76根扫描线,内嵌8个并行触控感应单元,新的感应方式加上支援10点以上的多点触控,目前单颗触控晶片就能支援到12吋萤幕,晶片样本预计2011年8月就可提供。 另外像Tango K系列则针对洗衣机、微波炉、咖啡炉,以及冰箱、烘衣机等家电产品的触控应用。
洪总裁提出两岸三地的触控萤幕产业链模式示意图,由中心环内的IC触控厂商如瀚瑞(PIXCIR)、Synaptics、Cypress、Broadcom、Melfas等组成,提供触控IC晶片经由外环向外拓展连接,右上方是如大联大、至上、威健、Macnica等晶片代理商,再由晶片代理商提供晶片到ITO及模组厂商如AUO、达虹、和鑫、洋华、Wintek、宸鸿(TPK)、Nissha等,接下来外环从逆时钟方向转到位于内环左下方为演算法与韧体╱源代码供应商,有Unitec、Wcom、M-touch等,最后转向内环右下方的整机调试,此领域则是有HP、acer、Dell、Lenovo、Apple、Meizu、HTK、汉王等厂商。
洪总裁认为,苹果Apple的优势在于产品完美、挟数年产业经验,之所以力量强大就是赢在数年的整合道路上,对于想击败Apple的大厂而言,可借助瀚瑞PIXCIR提供的3项最佳优势与1项特性的触控IC,结合两岸产业链与海峡两岸业界共创未来。 瀚瑞目前已经有5项国际核心专利,在大陆也有160项专利,同时每年以80个触控专利的速度往前推动。
从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到明日家电一切皆触控化
接下来由掌管瀚瑞PIXCIR瑞士研发总部的营运长Vincent Fuentes主讲触控萤幕的市场趋势。 Vincent表示目前触控的主要应用仍是在智慧型手机,2008年出货的智慧型手机有1亿支具备触控功能,并且逐年成长到2015年超过6亿支触控萤幕的手机量;而第2大应用则是平板电脑,从2010年开始明显成长,2011年预估有6,000万部具备触控功能的平板电脑出货;到2015年预估有超过2亿部具备触控萤幕的平板电脑出货。
而具备触控功能的一般PC(桌电+笔电),可望在2014年出货量突破1亿部。 智慧型手机从2009年1.73亿支的出货量,到2010年爆发性成长到2.7亿支,预估2011年底33%的手机都具备触控功能;2010年投射式电容触控萤幕产值超越电阻式触控,而相关产能也趋于成熟;市场朝向5到10点的触控需求,同时对低成本的电阻式触控急需有取代的电容式触控方案。
Vincent先介绍电容式触控萤幕,有依据扫描线与人体(手指)接触时之间的自体电容(Self-Capacitance),以及两条扫描线之间的相互电容(Mutual Capacitance)两种电容感应原理,前者适用于低成本且2点触控的应用,后者则在较高精密度的多点触控上应用。 以1个7吋的触控萤幕为例,若以自体电容设计,需要水平26+垂直16条一共42条扫描线,但是无法做多点触控;而采相互电容设计时,则需要水平26乘上垂直16条扫描线也就是416个判断节点。
若以21吋触控萤幕为例,采自体电容设计需要水平76加垂直43共119条扫描线与判断点,但此时若使用相互电容设计则需76x43=3,268个判读点,对触控晶片运算效能与成本负担太大。 瀚瑞PIXCIR针对21吋萤幕采用相互电容设计,但采分割区域针对触控点附近进行扫描,因此只需判读少部分判读点。
瀚瑞针对10吋以上装置推出10点触控的Tango Q,针对智慧型手机的5点触控推出Tango C,针对GPS与工业电脑推出2点触控的Tango M,取代电阻触控的1点+手势触控产品Tango R,及针对家电设计的按钮╱滑盖式触控的Tango K。 Tango Q/C/M能以自体电容模式进行每秒3万条扫描线判读,并以相互电容模式进行每秒4万个触控节点交叉计算判读,待机功耗仅0.3mW,扫描模式下功耗仅12mW,最大尺寸支援到26吋,支援USB与I2C介面,可搭配Android、Linux、Windows等作业系统,支援手掌锁定(Palm Lock)与触控笔写的功能。
触控结构的设计优劣影响多点触控的判断正确性
最后由瀚瑞技术长Lionel Portmann进一步针对自体电容与相互电容的感应原理与特性做解说。 他以一段示范影片说明多点触控的判读限制,当刻意将两只手的4个指头放在同水平轴与同垂直轴方向下,某些碰触组合会出现误判的情形。 以手指滑盖这个动作来说,自体电容所感测到的X座标值对应电容值的函数曲线值变化极大,而相互电容式所呈现的电容值函数曲线较为平缓且均匀,同时ITO电极层之间的间隙大小,也会巨幅影响到相互电容式感应的耦合电容值。[!--empirenews.page--]
一个良好的触控面板结构在设计上,无论在感应点发生碰触及放开阶段,最好不要有耦合电容值的剧烈增加或减少的现象。 同时也要避免当按下两指时,电流从其中1指流入,没有流向预定的判读点电容,反而从另外1指流出到邻近相交的判读点电容,导致只有判读到1个指头的情形,此种情况需要藉由较好的电流回归机制,以及把自体电容值降低的设计方式才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