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厂商逆市豪赌智能电视 前有强敌后有苹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5月8日,联想正式面向中国市场推出首批定位高端市场的智能电视,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的话来说,智能电视是联想的“第四块屏”。在中国,这个最热门的战场引来大量IT企业与传统电视厂家,在消费者的迟疑面前,更令厂商们担心的是,留给他们备战苹果、谷歌等巨头的时机还有多少?
挑战自己:不做电视界的诺基亚
“电视已死”。
2007年,国外互联网专家就喊出了上述口号。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这样的论调或许有些夸张,但仔细想想,自己的娱乐习惯确实正在改变,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自行寻找或下载“玩资”,花在网络和PAD上的碎片时间多过了电视屏幕前的坚守。
数字是冷酷的,去年底艾瑞咨询的一项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北京电视机开机率从70%下降到30%。如果过去100户家庭中70户有看电视的习惯,那么现在只有30多户。电视呈现的内容,几乎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从去年以来基于安卓系统智能电视在市场上的大量涌现,也许你不再会简单推断这只是为了制造噱头和卖点,而能体会到电视机厂商把握自己未来命运的急迫心态。他们不想成为电视界的诺基亚。
上市前研发人员通宵攻关
2011年1月的一个凌晨,窗外的冬夜透着寒气,甘桦(化名)感到筋疲力尽。在他的电脑屏幕上展现的是一张多达上千条内容的bug list(错误列表),而打开的邮件中,项目组成员与合作方发来的针对上述内容的各类意见更让他感到一丝压力。作为某品牌电视厂商的项目经理,他清楚地知道按照公司制订下的计划,还有最多两个月,最新的安卓智能电视就要量产。而这款产品的创新点之多,所需解决问题之繁杂,虽然在项目建立之初就有了心理准备,但仍大大超出自己的心理预期。
以往电视机厂商更多给外界以组装厂的面貌,而一旦踏入智能电视这一领域,不少员工便很快发现自己面对的是类似IT企业的环境,直面无数的技术挑战。“原来做一个产品只需投入五六个人,但为了新产品,将原先的项目都暂时打散了,上百人投入了进来,加上为数众多的合作方,团队变得前所未有的庞大。操作上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每一个具体东西都抓,统揽全局、迅速响应是最大变化之处。”甘桦介绍,很多问题一定要在产品发布前解决,面对猛增的工作量,攻关阶段的几个月里一个接一个的通宵成为了常态化。
走“智能化”需要魄力
与甘桦的工作同步,另一组工程师正抓紧处理着几百万行的安卓系统代码,与早期产品只有几百行代码相比,这一工程之复杂和浩大不言而喻。该厂商安卓系统负责人汪玥(化名)告诉记者,外界常常认为智能电视的开发很容易,觉得反正安卓系统是开源的,可以拿来就用,再整合一些适合上网的硬件就成了。
“其实,这怎么可能?”汪玥说,目前可见的安卓系统,都是为手机和平板系统所设计的,应用到电视上后,无论API接口、UI设计,还是人机交互方式等都十分不同,因此电视厂商根本无法像山寨平板厂商那样快速复制产品。
更让研发人员头疼的是,安卓系统的不稳定是出了名的,对于电视这样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设备而言,经常性地卡死和重启是不可忍受的,实际上需要从头至尾地重新测试与改造。对于这些工作,谷歌公司是不支持的,国内各个电视厂商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研发。
“我们和深圳那些企业不同,在那里IT人才一抓一大把,但我们所在的城市不仅缺乏这样的IT环境,总体收入水平也不高,相应的人才很难找。”汪玥抱怨。那么,智能电视到底要不要做?或者时间上可以缓一缓?让他感到佩服的是,在公司众多内部会议中,老板总能力排众议,拍板无论从观念上还是体制上,都要迅速坚定地向智能电视发展,并且最终动用了手头几乎所有的资源来进行支持。
“我们正抛开过去的辉煌,冒风险迎接时代的挑战。像诺基亚这样的企业受困于内部问题,最终被苹果边缘化。电视智能化一定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我觉得国内电视厂家还是有魄力的,这方面已和韩国厂家形成很好的竞争态势,而日系厂家看来已经落后了。我们不会成为诺基亚。” 汪玥显得信心十足。
挑战消费者:操作体验不佳 应用程序太少
“智能电视只是炒作概念”、“价格虚高”、“用户接受度低”……各大品牌纷纷上马智能电视后,在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下,收获了这样的评价。据记者对比沪上各大卖场的一些产品后发现,智能电视的售价平均高于普通电视3000元左右,海信电视上海公司市场部李伟也坦承,至少贵25%到30%。
电视比以前复杂了,不会操作,以家庭为单位收看时需要一个比较懂行的年轻人来操控;用遥控器发微博简直是煎熬,在电视上玩游戏感觉没有平板那么流畅;应用商店里的App应用太少,而且不同厂家之间不通用……当用户反映的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时,智能电视厂商自身也发现产品的接受度是存在问题的。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坦承,智能电视的接通率只有40%。但他显然并不认为原因在于概念炒作,传统彩电厂商互联网基因的缺憾是他眼中最主要的原因。
缺乏苹果那样的交互体验意识
抢在很多平板电脑和手机之前,目前国内各大智能电视品牌推出的新品已尽数率先搭载最新的安卓4.0系统,语音、手势操控功能也全面“附身”。新品似乎已比前一代产品提升了一个档次,这让之前在CES2012展会上惊艳亮相的联想智能电视各项参数已显得泯然众人,传统电视厂家在紧跟移动互联网潮流方面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不过,调查中,不只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语音、手势操控设备仍处于初级阶段,尚缺乏流畅体验,实验性质较浓。智能电视人机交互市场工程师董恺表示,国内厂家希望将各种可行的方案都加到产品上,提升用户感知其心可鉴,但关键问题是经验尚不足,缺乏苹果那样的交互体验工程师:“苹果的用户体验做得那么好,肯定不是将各种功能放上去就可以了,专业的体验工程师必不可缺。比如空中鼠标应用,到底要加几个传感器,就需要反复试验。”
应用平移路漫漫
56网副总李浩告诉记者,56网的电视客户端下载量不及其他平台的1%;机锋市场商务经理尤秋蕊表示,其智能电视平台上的应用商店当前下载量微乎其微。电视应用的生态链尚不完备是用户难以养成使用习惯的原因之一。[!--empirenews.page--]
目前,如果用户直接通过电视内置的浏览器下载互联网上的应用,由于分辨率问题往往体验不佳。一些手机上的应用虽可在电视上打开,但只能小屏显示。相对而言,适合平板电脑用的HD版视频应用一般能在电视上正常显示,提供方会尽量选择高清分辨率的影片植入电视客户端。但游戏在电视应用中要求更高,难点有2个:一个是显示的图像质量必须提高;另外一个是要将操作方式从触控改为空中鼠标或者遥控器。
对于“愤怒的小鸟”等一些热门应用,各大厂商均向游戏方支付一定的费用,取得认可后分头组织自己的研发团队进行封闭性开发,以使其符合电视操控习惯。但这种改动导致电视专属应用的上架速度较慢。
“以我们自行开发一个社交类客户端而言,为了适配电视大屏和电视机芯片的各种需求,从开发、调试到最后上线,大概需要半年时间。由于各厂商的应用平台不同,我们要为不同的合作方提供独家定制的应用。其中,有些软件比较容易,比如说图像浏览、文本处理软件,只要调整一下相关的格式即可;有些应用比较麻烦。如果电视厂商能够使用统一的平台,开发时间可能会缩减1/3甚至一半。”某开发者社区负责人饶小姐说。
应用开发者热情不高
智能电视厂家在不停吆喝,希望能吸引开发者。应用开发者刘刚(化名)向记者反映,海信有一个开发者社区,对广大应用开发者开放SDK,用户注册并通过审核后,就能签约为开发会员。但对于海信表示会按照应用销售所得,根据下载次数、运行次数,以及销售总额按开发者70%、海信30%的比例分配,他认为毫无用处,“不少应用都提供免费下载,几乎没有销售所得,这条规定形同虚设。”
“尽管由于安卓应用通常免费下载,开发者在平板和手机平台上也难以赚钱,但至少上述设备的出货量大,能积累用户,智能电视不高的出货量使开发者动力不足。”尤秋蕊表示,机锋市场也曾积极为开发者和智能电视厂家之间牵线搭桥,但目前只有四五个游戏取得成功。
挑战IT巨头:传统电视业腹背受敌
苹果智能电视还没有来,短期也不会来,但这不意味着传统电视厂商可以高枕无忧。IT企业、互联网企业正虎视眈眈地垂涎这片市场,从联想介入的身影就可一叶知秋。“PC化的电视不符合电视观众的消费习惯”、“我们有渠道优势”,尽管电视厂家这样说,但心里仍在打鼓:IT技术薄弱的他们,只有弥补软肋,增加市场比重,才能对抗可能到来的智能电视大战。
电视厂商抱团“标准化”
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数字文化产业工作组组长包冉认为,家电厂家还是要进一步打开思路,因为用户对于智能电视的使用需求到底是否与传统电视一样还有待观察,“尽管IT企业包括苹果公司开发的智能电视都要求用户去适应PC化的体验习惯,但是不要忘了苹果对用户极强的号召力。它既然能打破消费者对传统手机的使用体验,为何在电视上不可以?”
在苹果侵袭之前,似乎还有时间。中智盟执委会委员梁铁航表示,苹果TV或受政策影响,至少还要两三年才会进入中国。同时智能电视开发的应用还很少,这个问题苹果也会遇到。
为解决这一问题,由长虹、TCL、海信组成的“中智盟”统一了应用商店的技术标准,并将2家主流的电视芯片公司Mstar和MTK也拉入中智盟。在这种操作方式下,三家开发的应用均可在对方的电视平台上全面兼容,这方便了第三方开发者以统一标准开发。
从目前来看,中智盟收获颇丰。数据显示,专业开发者开发的应用在长虹、TCL的“欢网应用商店”中占据了很高比例,上线的应用已达800款,海信传媒应用商店则有1200款应用,比起已在平板、手机上积累大量应用经验的联想差距不大,联想智能电视有1500款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