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向夏普出资浮现不确定性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夏普与台湾鸿海的资本合作计划开始浮现不确定性。原因是夏普股价与两家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的3月末相比出现大幅下跌。鸿海提出降低购买夏普股票价格等。在用于智能手机等领域的液晶面板方面拥有很强技术实力的夏普将与鸿海之间的合作定位为经营重建的支柱。而夏普已经处于艰难的境地,将不得不考虑如何回应拥有美国苹果公司等客户的鸿海的要求。
夏普股价创38年来新低
夏普和鸿海于3月27日对外表示鸿海接受夏普的第三方定向增发,出资购买夏普已发行股票的9.9%。购买价格为每股550日元。同时约定鸿海在2013年3月之前向夏普支付约670亿日元。
虽然鸿海对夏普生产液晶面板的堺工厂的运营公司的注资已经在今年7月完成,但对夏普主体的注资仍然未能实现。夏普股价8月6日收盘报收181日元,曾一时创出38年来最低点,已经降至鸿海原定购买价格(550日元)的约3分之1。
由于夏普股价出现暴跌,鸿海自5月前后起已经在私下向夏普提出了重新协商注资条件的要求。在拒绝这一要求的夏普与鸿海之间,谈判已在事实上处于胶着状态。在8月2日的财报发布会上,夏普社长奥田隆司明确表示“注资条件没有任何变更”,但鸿海在随后的8月3日则宣布“两家公司已经就重新协商注资条件达成协议”。双方在主张上的分歧明显。
能否找到妥协点
分析认为夏普今后将对降低新股发行价格等进行讨论。如果不改变出资比例,融资金额将少于约670亿日元。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此前曾多次提出提高出资比例的言论,但夏普对鸿海出资比例超过9.9%存在强烈反对。如果出资比例达到10%以上,就将拥有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的权利,对经营的参与能力将加强。双方能否找到妥协点,目前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夏普预计2012财年将出现2500亿日元的最终亏损。除了截至6月末的有息负债约为1.2万亿日元之外,明年9月还有约2000亿日元的附新股认购权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券=CB)需要偿付。奥田社长在2日的记者会上强调称,“(为准备公司债的偿付等)正在请求主要交易银行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郭台铭董事长在8月5日台湾播放电视节目中表示,在对购买夏普股票的价格进行重新协商的基础上,“希望明年3月末之前完成注资”。同时在提到堺工厂时表示,“希望在2014年提高生产能力”,展现了积极的意愿。
夏普业绩能否得到改善,关键在于能否增加利润率较高的中小型面板等的产能。为了获得各业务的乘积效应,夏普与鸿海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还是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推进经营重建?夏普正在面临艰难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