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到强”平板显示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解决主要矛盾推动产业“由大到强”
林元芳:目前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以下五大突出问题:
第一,市场供需矛盾由产能需求的矛盾变为产品结构的矛盾。由于终端显示产品变化太快,如果面板的生产跟不上产品的变化,将会出现较大问题。
第二,投入产出比偏低带来投资风险。IT产品降价已是趋势,平板显示产业风险太高,投资者信心不足,但不投资又不行。
第三,终端技术快速变化对面板供应商提出更高要求。
第四,产业转移与全球资源配置不相匹配,产业链受控于人。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是产业链还不完善,相当一部分设备和材料有依赖于进口,成本降不下来。
第五,投资主体多元造成技术分散、品种单一、规模偏小,从而影响了效益。
张兵:中国以TFT-LC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产业由小变大是必然趋势,但主要的产品还是基于主流的技术和主流的应用,未来几年,平板显示产业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从大变强,并为下一步产业升级和转型奠定基础。
中国平面显示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规模不大,投资主体过多、过于分散;产业链布局不完整,关键的零组件和绝大部分设备,技术和人才在初期仍需要引进;产业投资额较大,主要的投资主体自身持续成长能力较弱;国际巨头在市场、价格和专利等诸多方面制约本土厂商的成长;本土厂商,尤其是下游品牌厂商对于本土市场过分依赖,缺乏国际化市场开拓能力,制约了本土平板显示产业的进一步扩大。
欧阳钟灿:发展平板显示产业要注重政、产、学、研、用的结合。平板显示被列入我国两个五年计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政府的重视。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龙头企业出现,并初步建立了上下游产业链。我国还存在巨大的应“用”市场,但是“产”和“研”的结合逊色很多。目前我国平板显示领域缺乏研究力量,学术和研究能力相比企业落后很多。研发投入和人才数量远落后于产业发展速度已是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现在全球产业界都在部署金属氧化物技术,该技术主要掌握在东京工大教授细野秀雄一人手中,但其中还有很多空白值得我们研究和占领。另外,目前全世界的企业迟迟做不出理想的3D产品,就是因为在全息显示光学方面欠缺研发能力,而这一相关技术只被英国蓝光和德州仪器两家公司掌握。我国企业必须依靠人才开拓未来,而不是靠低廉的土地和用电价格,以及密集的劳动力。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政”指政府负责计划部署、资金支持,“产”是以企业为主体,“学”是培养对路的人才,“研”是建立国家工程实验室、在高校及科研机构部署研究,“用”指市场需求。
陈炎顺: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竞争不断升级。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一方面,显示面板产业经过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电视的3次市场应用浪潮,已跨过快速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另一方面,新的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全球显示面板产品的价格仍在不断下降。这将给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带来极大挑战,尤其是随着中国大陆多条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先后投产和量产,中国市场的产业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当前,平板显示产业的竞争已呈现出新的态势,从过去企业间的规模竞赛升级到国家间的产业链整合竞赛,从过去的“价格战”升级到“专利战”,将来还有可能升级到“绿色战”和“标准战”。
关注重点应从建线转到发挥现有投资效益
欧阳钟灿:尽管中国大陆晚于韩、日等国发展液晶显示产业,但还是抓住了机遇,目前液晶产业已经超过了日本,将来有望超过中国台湾和韩国,成为全球第一。整个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给产业提供了新的机会。虽然电视市场可能已趋饱和,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市场渐起,这也是平板显示产业的机会。中国有平板显示屏巨大的应用市场,这也是政府近年来持续关注液晶产业的原因。中国液晶市场很大,企业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话语权。
张百哲: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应从建线的热潮过渡到发挥现有投资产生效益、注重整个行业垂直和水平整合的阶段。到2015年,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将形成5600多万平方米的规模,下一步应重点考虑如何发挥效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产品,这一点企业要像苹果学习,勇于创造。
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已经掌握了建立生产线的技术,但缺少技术领军人。技术领军人决定着技术发展方向和产品趋势,我国平板显示行业未来将在这方面取得突破。目前我国已经具备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应该给于AMOLED足够的重视。AMOLED的发展应吸取液晶的经验教训,要有所规划,中国应该走自己的路,不应盲目跟随。
林元芳:经过精确计算,我国面板产能并不过剩,全球产能基本平衡,到2018年才会出现面板产能过剩的问题。
建设本土高世代面板线已成为行业共识。仅仅有高世代面板线的建设还远远不够,平板显示产业还要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政府带动民间经济投入,建立大的产业投资基金,拥有足够大的资金吞吐量,形成少数几个具有技术和规模竞争力的经营主体,不适宜遍地开花;第二,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后,打破限制,建立快速的市场投资渠道,在市场主体没有形成规模、亏损的时候,给予及时而充足的资金;第三,尽早着手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以企业研究为主体,加大投入力度。
理性投资跟踪AMOLED但不盲目
张百哲:AMOLED综合性能良好,是今后的发展重点。在三星的带动下,AMOLED已经到了产业化的起步阶段。但是,AMOLED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尺寸、高分辨面板的大规模生产工艺技术路线不确定,这将导致材料和设备不确定。三星和LG的技术路线不同,三星以LTPS为有源层,采用RGB发光模式,这种技术在大尺寸研发上有很大难度,而且投资金额大、良品率较低;LG采用白光技术,白光技术分为混合白光、多层白光等,白光+CF的方式会使产品发光效率变低,因此LG采用配合氧化物半导体技术发展AMOLED,但LG目前只有一个8代OLED引导线。不难看出,目前AMOLED工艺在技术上还存在不确定性,AMOLED产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乐观预计,2017年OLED将达到293亿美元的销售额,这只相当于2002年的液晶销售额。
AMOLED要成为主流产品,一方面要解决技术、工艺路线、成本等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将该技术应用到电视领域。此外,AMOLED要想超过液晶必须创造出具有优势的终端产品,还要与现在的主流技术相结合,例如将液晶和半导体技术结合。
在AMOLED领域,目前三星一家独大,以前很多研发AMOLED技术的公司都宣告失败,这表明,只有TFT-LCD技术非常成熟的企业才能发展AMOLED,我国发展AMOLED技术还要靠TFT-LCD大厂。如今,国外面板厂商都将投资转向OLED,我国平板显示厂商应该充分利用我国在市场方面的优势,稳步发展液晶技术,这是中国发展液晶产业的契机,企业应力争后来居上,同时也要注重AMOLED的发展。
高鸿锦:液晶技术一定会有它的生命周期,或许未来OLED就将替代液晶。但是,目前液晶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短期内OLED是无法替代液晶的,OLED技术尚不成熟,成品率也比较低。我国企业应在发展液晶技术的同时,重视OLED技术的发展,不能重蹈CRT的覆辙。
主动发光是OLED技术的优点,但长时间在一个点上点亮容易烧掉,这也是为什么OLED没有应用到笔记本电脑上的一个原因。在OLED技术不成熟时,绝对不能采取过去粗放式引进技术的方式。
张兵:OLED技术具有更高的色彩饱和度,省电、透明、超薄、超轻,并可绕曲,这些特点都是现有的TFT-LCD技术所不具备的。因此,OLED未来几年可能替代TFT-LCD,更有机会创造新的市场和需求,不仅要应用于主流的家庭电视、办公、个人终端领域,还可能创造出新的应用和产品形态。考虑到OLED可能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本土厂商需要积极准备,快速跟进世界领先的厂商。目前AMOLED背板技术仍然基于TFT-LCD技术,但往往采用更复杂、更难的TFT-LCD技术和制程。因此,发展OLED与发展TFT-LCD并不矛盾,要发展OLED技术,就要先奠定坚实的TFT-LCD的产业基础,形成充分的技术积累,培养一大批产业技术人才,为日后OLED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完善产业链配套能力还需加强
张百哲:在平板显示产业中,材料约占成本的80%,因此厂商必须重视上游配套产业的发展。例如在显影液领域,杭州格林达林公司已是世界第二,我国TFT-LCD的显影液都来自杭州格林达林,材料成本也从每升16.5元降低到6.9元。
我国是有能力做好配套产业的,企业要坚定信心。材料配套产业化一定要形成规模,只有形成规模才能拥有定价权。目前我国上游材料与国际品牌相比,仍需提升良品率。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投入很大力度支持配套产业发展,若能进一步整合资源,便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AMOLED与TFT的成本构成不同,企业对国外设备的依赖将更大,因此企业应加大设备投入力度,扭转被动局面。
高鸿锦:平板显示产业链很长,国内比较有实力的面板企业应该吸引材料龙头企业共同做大材料产业。总体来看,这些年我国上游材料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地方政府对于产业链的发展也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只有做好本土产业链配套,产品的成本才能降低。目前,产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企业对国产材料的认可程度不够高。因此,面板厂商应该对我国自主生产的材料有信心,国家也应当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材料国产化。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经过多年的资金投入,不能一味扩充外延,而是要不断提高内涵。国家应该继续在政策上对上游材料产业的发展给予扶持。
陈炎顺:在产业链建设方面,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平板显示产业国产化配套。液晶面板行业是一个全球性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发展中国液晶面板产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抓住面板制造这一关键环节,重点支持真正有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而带动全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我国目前的平板显示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与发展多年的海外产业相比,国产化配套能力尤为不足。在配套环节中,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等产业还十分薄弱,这使得国内平板显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对关键设备、关键材料国产化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