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十代线液晶面板 转移中国“前途未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烫手山芋是要被扔的。夏普十代线在夏普巨亏,难以独自继续支撑的背景下,出现新的插手者再正常不过了。
今年3月27日,夏普与鸿海在液晶面板与液晶显示器领域达成合作。鸿海以8.09亿美元入股夏普,持股近9.99%,成为夏普最大的股东。同时,鸿海参股夏普十代线的运营公司"夏普显示器产品"(SDP)37.6%,股比与夏普相同,获得十代线一半产能。而此前,夏普控股十代线97%。作为此次双方合作的一个结果,7月份夏普新界十代线工厂正式改名:夏普显示器产品公司(SharpDisplayProducts,SDP)变成了“SakaiDisplayProduct”。十代线去夏普化,被认为是夏普液晶王朝结束、以及十代线的“领先”策略正式宣告失败的标志。
夏普十代线的股权出售已经不是第一次。此前的合作者索尼已经退出:主要原因是索尼自身业务实力变化使然。而如今鸿海的入局,能否最终成型依然难说:对于夏普,现在最需要的是现金流输血;对于鸿海,一方面鸿海旗下的面板企业奇美电一直与夏普有技术合作,另一方面传闻中的鸿海即将代工的苹果彩电会采用夏普十代线液晶面板二者的合作被认为是各自“有利可图”的算盘。
郭台铭投资陷入巨亏
但是,就在8月,夏普鸿海的联姻爆出不和谐的声音:8月3日,鸿海精密发布公告称,日本夏普已同意鸿海无需履行双方于3月27日达成的投资协议。在鸿海发表声明后第二日,鸿海方面发言人又表示,鸿海与夏普高层建立共识,双方将等待夏普股价平稳后就价格重启谈判。虽然事后,夏普发言人对此进行了否认。不过合作裂痕却已经出现。导致二者出现裂痕的原因是,依照夏普不断下跌的股价,鸿海若以三月份的协议支付收购款项,则面临直接的巨额损失这种可能已经导致鸿海和其关联企业的股票大跌。鸿海3月下旬以550日元入股的夏普,如以第二季425日元夏普股价计算,鸿海已有新台币64亿元账面损失,如以夏普8月3日失守200日元估算,鸿海集团第三季的账面损失数字,恐将逾百亿台币。目前,在夏普巨亏和鸿海应付款未到账(实际此项收购在台湾的审批尚未完成)的背景下,鸿海的谈判余地很大。同时,作为关键第三方,苹果电视何时能上市,到底能消耗多大的十代线产能,也是强烈影响夏普和鸿海投资收益情况的关键“外因”之一。
与十代线直接出售股权于鸿海相比,夏普还有其他的计划。4月底CEC旗下长城电脑(000066.SZ)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冠捷科技在港注册的全资子公司TopVictory将出资1.4亿元,与中电熊猫旗下的熊猫液晶科技(以下简称熊猫液晶)成立合营企业一起投资南京10代线,熊猫液晶将控股99.2%。这一项目计划投资额为350亿元人民币。这是2009年夏普将6代线设备和技术打包卖给中电熊猫后,又一次向中国企业转让核心技术。对此,夏普株式会社大中华区CEO菅野信行则表示,有关南京要建设10代线的消息并非由夏普发布,夏普目前没有就提供达成任何有关的协议。他没有回应夏普是否在与南京方面进行接触。
分析认为,夏普十代线技术,在大陆企业已经掌控8.5代线技术的基础上,已经没有太多的“秘密”值得日本企业或者政府限制在境外投资,或者转移。但是,以夏普十代线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夏普的巨亏而言,让夏普参与新生产线建设似乎不可能。
不过,对于夏普,以技术转移的方式,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不失为补充现金流的好方法。
“这笔交易自然对夏普颇为有益”,但是多数分析人士却对中电熊猫的收益情况不甚乐观。虽然作为第二条十代线,建设的技术风险已经很小,设备成本也会比第一条低,但是以现在全球大尺寸液晶的需求量、全球面板业的产能过剩情况、全球面板业对十代线的谨慎度、全球彩电市场的成长情况以及金融危机的深入影响、夏普十代线糟糕的经营情况而言,现在投资十代线无疑等于一次赢的概率很小的赌博。
不过,中电熊猫十代线即便马上获批,并进行建设,也需要两年的建设期,一年的爬坡期。到时2015年前后,全球彩电市场的格局如何,大尺寸电视需求如何、金融危机导致的衰退会不会复苏都还有很大变数。
对于十代线的新投资者,无论是鸿海和中电熊猫都还必须正视另一个威胁者的存在:全球面板市场在向OLED升级。
在韩国三星和LG已经停止液晶产能的扩充,转而建设8.5代OLED生产线。在国内,韩国三星天津滨海工厂已经全面导入OLED技术,因此2012年上半年,天津三星视界移动有限公司的产值同比增长了50%,预计全年实现超过一倍的业绩增长。在成都,京东方4.5代线也已经转向OLED面板;深圳华星光电4.5代线OLED试验线已经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此外彩虹、天马、维信诺等国内面板企业也已经进入OLED大规模投资时代。
在全球面板产品的其他产地,OLED也是投资热潮。台湾奇美、友达和日本松下都有6代线的计划。奇美和友达已经投入3-5代线的面板厂生产OLED面板。三星和LG也在大规模扩产5代线的产能。
OLED代替液晶已经是行业的共识。现在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无论是鸿海以苹果为客户对象投资夏普十代线,还是中电熊猫的十代线计划,一旦进入时间投资过程,就意味着后期必须向OLED转化以现有的技术成本计算,这笔转化费用不会低于十代线的初始投资。(以中电熊猫而言,其未来十年面临的将不是350亿的十代线建设问题,还需要另外一个超过350亿的面向OLED的升级费用问题鸿海的处境也不会好太多。
总结:
至少,以眼下夏普的经营状况而言,夏普十代线,或者任何新建的十代线都未必是“优质资产”。盈利与否尚不可知,甚至还背负了未来转型OLED的巨额投资压力。对于十代线的这一市场状况,恐怕仅仅说是鸡肋就不足以彰显他的危险性了实际上,十代线更像“河豚”,虽然扔了实在可惜,而且吃起来可能很美味,但是吃不好也会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