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电有望跻身世界前三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海信老总周厚健曾预言:未来十年彩电行业将发生大洗牌,国产电视品牌最后剩下不超过三个。
周厚健说这话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未来剩下的三个品牌中一定有一个是海信,周的预言显示了海信对其电视产业的信心。
我认为,今天预测十年后的彩电格局与十年前预测今天的电视格局一样困难。实际上,今天预测十年后的彩电格局比十年前预测今天的格局难度更大,毕竟十年前的电视产业远没有今天这样复杂多变。
如果非要给出一个预测,我认为十年后的国产彩电主流品牌,应保持在三至五家。
那么,什么样的品牌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我们很难想象十年后仅在中国市场有竞争力的品牌能够存活下来,因此,要想知道谁是最后的胜出者,必须以国际品牌的标准做出判断。越来越多迹象表明,国际品牌的成长路径就是中国品牌的必经之路。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国产彩电企业必须同时具备四大素质:
首先必须具有强大的技术开发、整合能力。苹果奇迹般的成长经历表明,技术以及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强大整合能力,是制胜市场的第一要素。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是一个“低端需求”型市场,消费者对“拥有”的需求远比对“有质量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中国企业即使生产低质量的产品,照样能够活下去,甚至活得还不错。这是中国企业普遍缺乏技术与产品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因为市场没有给企业这方面的压力。但是,这种无品质压力的日子正在一去不复返。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陷入经营困难,困难的根源恰恰来自产品竞争力不足。为什么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迟迟难以获得重大突破?因为我们的产品还无法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
其次必须是全球布局,不仅国内做得好,国际也要做得好。未来的市场,必定是全球一体化的市场,仅仅在国内市场做得好是不够的。把全球一体化时代(又称“WTO时代”),只在中国做得好的品牌只能算区域(中国是全球市场的一个区域)品牌,而我们面临的对手个个都是国际品牌。
再次,必须具备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而且这个号召力是全球性的。近年来,中国家电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如果站在全球市场的高度看,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仍然局限于国内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尚未出现。
第四,必须率先架构出具有竞争力的OLED产业链条。未来的电视,必定是OLED的天下。今天的OLED,与十年前的LCD相似,那时很多人认为LCD离产业化还很遥远,结果“忽如一夜春风来”,快得让人措手不及。今天,中国彩电企业尚无一家在OLED上有实质性布局,而日韩
彩电企业已于2011下半年推出55英寸大屏幕OLED电视,并于今年不遗余力地推进LCD向OLED转型。
我们看看中国的主流彩电企业们做了什么。
TCL:中国CRT时代“彩电三甲”之一,2011年8月建成投产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成为中国彩电行业唯一拥有面板产能的企业。2011年,TCL销售彩电1086万台,并多年位居中国彩电出口第一位置。TCL彩电的最大优势在于产业链完整,3D智能电视布局较早,工业设计领先。
海信:中国较早转型做LCD电视的企业,并在2005—2010年位居中国“LCD彩电老大”位置,也是国内较早建立液晶模组产业的彩电企业。2011年,海信电视销量继续保持国内三甲之列。海信电视的最大优势在于市场基础扎实,技术较为领先。
创维:曾经将中国CRT电视“三足鼎立”(长虹、康佳、TCL)改写为“四强争霸”(TCL、康佳、长虹、创维),也是中国彩电行业唯一在香港上市企业。近年来,创维液晶电视销量上升很快,再次跻身中国彩电“三甲之列”。创维彩电的最大优势在于渠道模式领先,产品较具价格竞争力。
海尔:虽为中国“家电老大”,但长期以来“白强黑弱”,一直未跻身中国彩电前五。2012年以来,海尔明显加大彩电开发、推广力度,产品形象有很大改观。但是,销量较前三者名仍有很大差距。
联想:中国彩电的“后来者”,自今年5月正式推出电视以来,市场表现乏善可陈。联想做电视的最大优势在于其IT巨头的身份,为智能电视注入新思维提供了可能。
长虹及康佳:二者都曾是中国CRT老大,遗憾的是,在CRT向平板转型的时候,二者的步伐明显慢了下来,竞争优势已经被大大弱化。
综合比较看来,未来十年中国彩电最有希望的品牌,很有可能在TCL、海信、创维、海尔、联想中诞生,而且不排除从中产生世界前三的可能。
我认为,决定最后胜出的力量,不是今天的3D与智能,而是明天的OLED。今年以来,三星、LG、索尼等企业,纷纷布局OLED产业,并推出55英寸大屏幕电视产品,反观中国彩电企业,至今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希望有远见的中国彩电企业,抓紧时间架构OLED战略,不能再等了。(源自:《商业评论网》 作者:刘步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