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大事件】 面板产业年度大事件盘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索尼退出与三星的合资公司
索尼2012年1月退出与三星的S-LCD合资项目(从事液晶面板生产),将其该合资公司50%的股权以9.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三星。
索尼称,终止合作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所谓的最低购买数量与未达成罚金的协议。根据协议,索尼要负担一半的产能,但索尼在电视业务连续亏损七年,这使得索尼不堪重负选择退出。另外,索尼认为跟三星的合作使索尼的品牌贬值,影响了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印象。
LG和三星推55吋OLED电视
2012年1月的CES展上,LG和三星同时发布全球最大尺寸——55吋OLED电视,原型机厚度仅4mm,重量仅为同尺寸LCD电视的一半。LG称今年下半年将实现大规模量产,日前已有LG的OLED电视在澳洲上市,但价格不菲。韩企正积极在OLED领域卡位、布局。
富士康在成都建六代线
2月23日,总投资达220亿元的全球第二条、中国第一条低温多晶硅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落户成都高新区,主投资方为天亿显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预计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投产。
业内人士猜测,这个项目真正的投资者是富士康。自富士康成都8.5代线没有获批之后,便改变投资方案,于2011年提出投建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项目的计划。据悉,富士康在成都等中部地区的员工工资比深圳略低,且其于四川、重庆的终端配套产业均需低温多晶硅面板的就近供应。借此便利,富士康可垂直整合配套,拉动上下游配套产业,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液晶面板进口关税提高
4月1日,国家将32吋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板进口关税由3%提高到5%。
随着国内中电熊猫南京6代线、京东方8.5代线、华星光电8.5代线先后正式投产,中国彩电业“缺芯少屏”的状况已有所改观,关税的提高会刺激国内整机厂商采购国产面板。而且短期内可有效遏制国外面板的进入,有利于提升国内液晶面板厂商的产能消化和市场占有,完善产业链提升价格竞争力。长期而言,也会加速外资及台湾液晶面板厂商在我国大陆投资建厂、转移产能的步伐。
12鸿海入股夏普成其最大股东
3月27日,夏普公司宣布将其约10%股权售予鸿海集团,以获取669.1亿日元的增资。
鸿海集团旗下鸿海精密、富士康、鸿准与Q-Run等四家公司分别认股4.06%、2.53%、0.65%和2.64%。这使得鸿海超过日本生命保险公司,成为夏普最大股东。夏普的液晶面板技术一直全球领先,拥有上游液晶面板生产线,且是日本最大的彩电整机厂商。鸿海夏普联盟后,双方在全球面板市场的市占率冲上20%,排名第三。外界认为,两者合作,鸿海急需整合外部资源阻击三星,同时也为提高代工利润,而夏普则为摆脱亏损阴影。
索尼、松下合作OLED
6月25日,松下与索尼签署协议,共同研发用于电视和大尺寸显示设备的下一代OLED面板和模组,并计划于2013年年底实现量产。这对有着数十年“恩怨”的竞争对手近日斩断前仇,携手共抗三星、LG等韩企。
电视技术上的落后,致使2011财年索尼亏损4566亿日元,松下净亏损7721亿日元,均创历史新高。这次两大日本家电巨头在核心技术领域的首次合作,除了希望通过整合各自拥有的独特技术以提高研发效率外,还将合作延伸到生产环节,希望可以开发出比韩系品牌性价比更高的OLED电视。
三星显示器合并
7月1日,三星集团旗下三星显示器、三星移动显示器和S-LCD三家子公司完成合并程序,正式合并法人,名称定为三星显示器。据悉,合并后的三星显示器的职员总数为2.6万人,资产规模为3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00亿元)。三星显示器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显示器生产企业,同时也成为三星集团内部仅次于三星电子的第二大公司,预计公司的年销售将超30万亿韩元。
剥离面板事业部后,三星把重点放在半导体和整机,并全速进军AMOLED的研发和生产。此举引发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液晶面板产业巨头的“蝴蝶效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