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行业初步回暖 京东方盈利等春天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0月30日,本刊记者获悉,今年第三季度京东方(000725.SZ)实现营收75.14亿元,同比增长110.21%;当季度净利润为1.52亿元,同比增长116.34%.这是京东方自2007年以来的第二个季度在主业上实现盈利。去年同期,该公司净亏损6.35亿元。
在发布的业绩公告中,京东方认为业绩好转是得益于公司产能的释放,"规模效应"初步显现,开始踏入收获期。据其半年报显示,其拥有的4条液晶面板生产线都已经实现满产满销。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近日表示,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企业还会适度扩大产能。
TCL投资的华星光电也"喜上眉梢".原定于2013年1月才能实现达产的华星光电8.5代面板专案,已经提前实现10万片的设计满载产能,其9月份产能为10.8万片。
面板行业初步回暖 京东方盈利等春天
国内两大液晶面板企业均传喜讯,意味着产业的"寒冬"有望过去。一向在国际面板行业领先的韩、日、中国台湾"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正在生变。有业内分析指出,如果以上企业会进行垄断联盟,面板新一轮的价格战将一触即发。
因此,尽管京东方迎来盈利,但此前的长期亏损是不争的事实,有券商人士就认为当前被称为"业绩拐点"为时过早。此外,全球液晶面板仍是处于供大于求的整体情况,王东升能否踩准下一轮液晶面板产业发展的节点实现扭亏为盈,也值得怀疑。
市场转机
京东方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北京8.5代线、合肥6代线、北京5代线、成都4.5代线四条生产线均实现了满产满销,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跃居全球前五,并逐渐向四强(三星、LG、奇美、友达)靠拢,成为了国产电视厂商的第二大面板供应商。这也让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京东方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业内有分析指出,以生产32寸面板为主的国内面板行业或是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局面:连续几个月以来,32寸面板供不应求。这其中既有政策扶持等的因素,还有几大国际竞争对手改变策略、遭遇瓶颈的缘故。
一位证券分析师向《IT时代周刊》介绍说,从今年4月起,内地将32英寸及以上的液晶面板关税从3%上调至5%,加上节能补贴政策的实施,都使得国内的液晶面板产业的温度有所回升。
在国际上,南韩企业三星、LG均开始转向追逐OLED电视,在大尺寸面板领域,具有实际产能的日系企业已经不多。而台湾地区面板厂商如奇美、友达转向发力移动互联端产品。如此一来,内地厂商集中发力的32寸液晶面板市场大有发展空间。
资料显示,京东方的8.5代线在去年9月量产以来,产能迅速上升,在今年7月底实现满产,良品率达到94%;其在合肥的6代线也一直保持满产满销,今年6月份应实现单月盈利。同期,华星光电也提前达产。国内大尺寸面板,尤其是32英寸面板成本下降,它成为了液晶电视的基层产品。
根据一份由证券公司调研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内地电视面板市场呈供不应求情况,在关税调整与有望继续提高得重大利好下,国内面板的采购比例必将逐步提高。这也是京东方开始筹备继续扩大产能的重要原因。
尽管消息喜人,也有业内人士担心京东方的当季盈利只是"昙花一现".但一位家电行业分析师对本刊记者表示,国内市场对大尺寸液晶屏的需求并不会持久,随着日韩对OLED技术的研发日趋成熟,一旦新的技术、市场培育出来,普通液晶市场会不断缩小。
不过,王东升似乎已察觉到行业转机,今年在鄂尔多斯投建了第5.5代AM-OLED生产线专案。
走出怪圈?
京东方的季度盈利让人期盼已久。此前,由于一直处于投入期,王东升长期背负着亏损与债务的压力,这在业界早是人尽皆知。资料表明,京东方上市11年来,募集资金总额已经超过280亿元,获政府补贴将近12亿元。期间即使液晶面板市场陷入低迷、公司盈利不力,王东升仍先后投入钜资新建三条生产线,京东方开始陷入"越亏越投,越投越亏"的怪圈。
业界已经有"液晶面板开始回暖"的风声吹出,一些企业家对此抱有谨慎态度。TCL董事长李东生就表示,全球面板产业仍处于周期性低谷,行业持续亏损,华星光电今年仍不可能做到盈利。而京东方在背负需要扭亏为盈的重担下,仍马不停蹄地上马新专案。今年京东方自筹70亿元上马了合肥的8.5代生产线专案,同时还在鄂尔多斯投建的第5.5代AM-OLED生产线。业界担心京东方"越投越亏"的怪圈会延续下去。帕勒谘询资深董事罗清启就表示这是一次冒险的投资。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也认为全球OLED产业刚刚兴起,技术尚未成熟,京东方的技术积累较薄弱,建设OLED工厂风险巨大。
相较之下,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韩企高调进入OLED行列,被认为缘于目前液晶电视市场竞争已经过于拥挤,无法继续创造利润,需要另辟疆土。有传闻指,至今,两家都没有解决55英寸OLED电视量产问题。据南韩媒体报导,两家公司均已取消在今年内大规模生产以上电视的计划。
业内人士指出,一旦韩企找到了令OLED价格降低、技术成熟的途径,将会在平板显示领域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而在转型前留下的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市场空缺正巧被中国企业抓住,于是有了暂时"回暖"的迹象。一旦OLED TV的技术成熟、实现量产价格下滑后,必定挤压这些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
在显示屏领域,中国企业一直在追赶日韩同行。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认为,中国平板企业基本上处于产业链中游,由于这些企业在液晶显示技术上的弱势导致其过于依赖日韩的上游企业,而中游端的利润远不敌上游企业。中国企业可以利用OLED技术实现对上游企业的赶超,京东方新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或许是一个讯号,但技术方面面临难题。
光大证券研究员蒯剑指出,京东方的三季度盈利意味着公司将从战略扶持转向自主盈利,公司股价有望随着业绩好转而迎来拐点。而另一位证券从业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京东方近期踩中了行业的节点,短期内股价有所反弹,"这是属于感性反应,长期来看股价将会趋于理性,因此并不看好。"
京东方虽然在第三季业绩扭亏转盈,但如果要在第四季度依靠主营业务来弥补上半年背负6.35亿元的亏损,在这些人士看来"非常有难度"
(本文来源于:《IT时代周刊》 记者/石语)
[!--empirenew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