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钟灿:以大投入大产出的战略思维打造国家产业竞争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
平板显示产业是继汽车和计算机产业之后,第三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液晶显示在其中占据主流地位,液晶面板制造环节又是液晶显示产业的中坚环节。
我国已成为手机、电脑、电视全球制造大国。2012年,全球手机销售量18亿部,电脑(含台式、笔记本和平板电脑)销售量约5亿台,其中80%以上在中国制造;全球平板电视销售量约2亿台,其中约50%在中国制造。反观我国面板产业,2005年,我国平板显示产量占全球不到1%,经过近8年的发展,现在的产能已达到20%,即便这样,我国每年在液晶面板方面的进口额仍高达470多亿美元。这与制造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根据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精神,对于正处在中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有必要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化层面上的“大国心态”,以大投入大产出的战略思维,大力扶持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的先进制造业与高科技产业,着力打造国家产业竞争力。
TFT-LCD与AMOLED两种技术不是替代关系而将共同存在
从技术发展来看,α-Si(非晶硅)、LTPS(低温多晶硅)、Oxide(氧化物半导体) TFT-LCD、AMOLED及柔性显示等平板显示技术的基础技术均为半导体技术,业内统称为半导体显示技术。基于半导体显示的特性,TFT-LCD与AMOLED在工艺技术和产线装备上有70%的延续性和共通性。通过发展TFT-LCD技术来掌握LTPS和Oxide背板技术,是发展AMOLED的必由之路。像国内行业领军企业京东方恰恰是在TFT-LCD技术上建立了创新能力和知识积累,才能升级到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上。
从市场上看,主流应用技术仍是TFT-LCD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很多人认为OLED技术已经成熟了,其实不然。与已经非常成熟的TFT-LCD技术相比,OLED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很多技术层面的优势还没有体现到产品应用上,仍需继续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在可预见的未来,显示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α-Si TFT-LCD仍将保持主导地位;LTPS TFT-LCD和LTPS AMOLED在较长时间内将主要应用于中小尺寸高端产品;Oxide TFT-LCD和Oxide AMOLED未来前景广阔,可应用于全尺寸高端产品,但目前尚处于产业化前期。
2013年《OLED-info newslet》三月刊发布消息称,今年2月,韩国LG公司按订单试向韩国市场推出100台55“WRGB—OLED TV(白光OLED+彩膜),每台定价1万美元,并投资6.5亿美元装备一条26K/月产能的8代线生产WRGB—OLED TV,按最好的良品率30%折算,每月能生产5万台55“TV。而鼓吹就要量产OLED彩电的三星公司至今仍然无OLED TV上上市计划,《Korea Time》发文称,“他们原计划的“真彩”-OLED TV(RGB-OLED)工艺——低温多晶硅(LTPS)加直接蒸镀RGB三原色OLED发光材料——在技术上比LG的WRGB—OLED要高,但在量产上遇到巨大困难,因此他们可能在2013年调整到LG的WRGB—OLED工艺。”换句话,“真彩”-OLED TV可能会重蹈2007年索尼11“OLED-TV覆辙。由此可见,AMOLED TV不一定能代替TFT-LCD TV,应引起业界人士的警觉。
从TFT-LCD与OLED这两大技术,看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状况:在TFT-LCD方面,国内京东方和华星光电8.5代线均顺利投产,良品率也先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京东方2011年在鄂尔多斯投建的5.5代AMOLED线,也是当今世界第二条5.5代AMOLED线,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与国际巨头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本土面板产能还有巨大缺口
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的数据表明,到2015年全球面板需求每年有10%增长,折算下约需新增9—10条8.5代线;而面板产能的增长仅为4.5%—6%,且未来产能增长主要在大陆地区。由此可见,到2015年,即便大陆各面板厂规划中的新增8.5代线4—5条全部按计划建成投产,也满足不了市场全部需求。
再加上还未完成的平板电视对传统CRT电视的替代,第一批平板电视的换机需求,以及随着移动网络、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引发的各类显示新应用需求等等,可以看到本土面板产能还有巨大缺口。